当前标签

遗体

72岁罕见病老人去世捐献遗体:我的身体很特殊,对医学一定有用

(健康时报记者 王艾冰)“器官遗体约捐,提供医学科研;举家反复协议,最终三代盟签。”这一首《为报党恩捐遗体》的作者叫做尹国柱,湖南省益阳市人,2021年5月12日,尹国柱将这一首他曾经写过的诗发在了家里的微信群,“当时我们所有的人都没在意,没想到第二天父亲就因为脑中风住院了。”尹国柱的儿子尹先生告诉

87岁资深翻译家夏玟逝世,遗体将捐献医学事业

@人民文学出版社 6月1日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民文学出版社原外国文学第一编辑室主任(编审),离休干部,资深翻译家夏玟同志,因病于2021年6月1日凌晨1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夏玟同志,湖北武汉人,1934年9月生,1949年4月参加革命,1960年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1975年

湖南农民作家朱新华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

郴州市汝城县农民作家朱新华旧照。 24年前,他写的《柳溪村》是全县公开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24年后,他成为全县第一个捐献遗体的人。 他就是湖南省汝城县有名的农民作家朱新华。78岁的他,于2021年6月28日在家中因病去世。7月6日,朱新华家人和汝城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www.thepap

31岁医生去世后遗体捐献母校:还希望为医学贡献自己最后的余温

【#31岁医生去世后遗体捐献母校#:还希望为医学贡献自己最后的余温[悲伤]】4月26日下午4点50分,口腔医生储昌安因病抢救无效逝世,4月27日下午1点,湖南医药学院实验室多了一位名叫储昌安的“大体老师”。储昌安出身贫寒,3次高考终于实现医生梦想。服务基层6年后,他以“大体老师”的身份重回母校。从走

31岁医生捐献遗体给母校 :希望为医学贡献自己最后的余温

#寻找身边的英雄#【#31岁医生捐献遗体给母校# :希望为医学贡献自己最后的余温[悲伤]】为了求学,储昌安曾做过汽修厂学徒,酒吧兼职服务员,推销员,传菜员……经过不懈努力,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腔医生,却在2021年4月26日因病抢救无效逝世。在《遗体捐助志愿书》上,他说:“倘若我的命运不堪,无法挽救生

91岁退休医生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曾参与防治肺结核行动

5月7日,苏州大学医学部举行了一场遗体告别仪式,送别了91岁的退休医生黄若兰。黄若兰的家属根据其的遗愿,将眼角膜捐给一位眼疾患者,将遗体捐献给苏州大学医学部用于医学研究。 建国初期,黄若兰加入卫生防疫队伍,参加过防治血吸虫病、消灭天花、防治肺结核等行动。结婚后的黄若兰和丈夫从福建老家来到江苏苏州,成

印度老太染新冠被宣判死亡,家人领回“遗体”办丧事,两周后真身回来了

来源:澎湃新闻 印度第二波疫情仍在持续,由于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飙升,偶尔也会发生一些离奇的“乌龙”事件。 印度安得拉邦的一名年长女性感染新冠肺炎后,被医院认定为死亡。然而,就在家人为其举办完葬礼的两周后,这名老妇人又回到了家中。 吉里贾玛返回家中 据《今日印度》6月3日报道,这名老妇人名叫吉里贾玛

送别!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上午10时举行

这是1981年,袁隆平为第二届国际杂交水稻育种培训班遴选讲课用的杂交水稻标本。新华社发 5月22日,湖南长沙,细雨凄迷,哀伤的情绪弥漫在城市上空。 尽管医院全力救治,尽管家人在床边唱着他喜欢的《红梅花儿开》等歌曲,期盼他能够睁开双眼,但最终还是没能迎来奇迹。 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

袁隆平遗体告别仪式将举行 民众到殡仪馆前献花悼念

5月24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将于当日上午10点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许多民众自发前往殡仪馆献花,悼念袁隆平院士。图为阳明山殡仪馆前摆放的菊花。唐小晴 摄民众前往阳明山殡仪馆悼念袁隆平院士。杨华峰 摄市民手捧花束前来悼念袁隆平院士。杨华峰 摄

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将于上午举行

山河呜咽,大地含悲。“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将于今天上午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今天,我们用最真挚的情意感谢他,送别他,永远缅怀他! (记者 段涵敏 冒蕞 王铭俊 周阳乐 张春祥 摄影记者 郭立亮 辜鹏博 赵持 邹尚奇 易

举袁隆平遗体告别仪式将行 民众到殡仪馆献花悼念

5月24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将于当日上午10点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许多民众自发前往殡仪馆献花,悼念袁隆平院士。图为明阳山殡仪馆前摆放的菊花。唐小晴 摄 5月24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将于当日上午

抢热度?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当日,翟天临发文回应网友的谩骂

序言: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翟天临,尤其是最近几年经历了或即将经历本科毕业、硕士毕业、博士毕业的学生。2019年,翟天临的一句“知网是什么”,把中国学术界搅了个天翻地覆。 学术界对论文的审核变得异常严格,“天临”成了新的计年单位,2019年被大家戏称为“天临元年”,今年是“天临三年”。每年的五、六月份,

长沙交警全力做好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交通组织

红网时刻5月24日讯(记者 肖帅 通讯员 肖强)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今日上午10:00时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为确保送别仪式活动的交通安全、畅通有序,根据活动现场具体情况及长沙城区道路实际,长沙公安交警按照“现场分层管控、远程卡车分流、车辆分区停放、线路重点保障,确保万无一失”的总体原则

最后的道别!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举行

5月24日上午10时,“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来自各地的民众前往殡仪馆送别袁隆平院士最后一程。图为送别仪式现场。白祖偕 摄 5月24日上午10时,“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

特殊的节日问候,潍坊医学院学生向遗体捐献者家属送祝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尹明亮 通讯艳 陈冬梅 2021年春节临近,家在青州的石胜榕收到了一份来自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学生们通过视频送上的一份特别祝福,两年前的2019年,石胜榕时年88岁的母亲,曾经的抗美援朝老兵孙澎去世,遵照她之前的愿望,家属将她的遗体捐献,用于医学研究事业,这位曾经的战士在去世

泪目!这对医学伉俪双双捐献遗体,时隔10余年又“重逢”在“讲台”上……

▲李秉权、胡素秋夫妇在家中合影 “我做了一辈子的医生,死了以后也要拿这身‘臭皮囊’为医学做一些贡献,学生在我身上练熟后,病人就可以少受些痛苦。我患过脑腔梗、高血压、血管硬化,可以做病理解剖;解剖切完用完之后,再做成一副骨架,供教学使用。” ▲李秉权,昆明医科大学供图。 2005年3月,云南神经外科

特殊“夫妻合影”:云南医学伉俪捐献遗体,骨骼标本放在一起

他们,曾是一对恩爱伉俪 而最近,他们另一张特殊的夫妻“合影”,几乎让所有看到的人都瞬间泪目…… 一对为共和国医学奉献一生、身后捐献遗体的医学伉俪,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相遇”。 他们的骨骼标本被一起安置在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入口处的屏风前。 图为“重逢”的李秉权、胡素秋夫妇。李秉权、胡素秋夫妇亲友

致敬!医学伉俪双双捐献遗体,时隔10余年“重逢”在“讲台”

“我做了一辈子的医生,死了以后也要拿这身‘臭皮囊’为医学做一些贡献,学生在我身上练熟后,病人就可以少受些痛苦。我患过脑腔梗、高血压、血管硬化,可以做病理解剖;解剖切完用完之后,再做成一副骨架,供教学使用。”图为李秉权,昆明医科大学供图。 2005年3月,云南神经外科奠基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

丈夫去世后捐献遗体,5年后妻子离世追随亡夫,14年后白骨重逢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白居易 如诗之言,在无限美好动人的爱情中,两个人在天上愿成为并肩飞翔的鸟儿,在地愿意成为并生的树枝。美丽的爱情令无数人向往,人们都期待那种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的爱情。 生活中,人们却常常说那种完美圆满的爱情不是现实,而是一种遥远的理想、一种清澈的梦,现实中

印媒曝印度抗疫现状:新冠死亡病例激增 火葬场遗体堆积

来源:海外网图为印度新德里民众接受新冠检测 海外网4月13日电 印度疫情日前再呈严峻态势。有印度媒体曝光了印度抗疫现状,因为新冠死亡病例激增,该国火葬场出现遗体堆积的情况。 据印度ThePrint新闻网站报道,为了应对疫情,印度各地的火葬场和墓地都在加班,6个火葬场的工人证实,随着新冠死亡病例的增加

CNN曝光印度火葬场现状:遗体堆积速度超过火化速度

来源:海外网 海外网4月30日电 印度疫情持续发酵,火葬场不堪重负的问题引发外媒关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驻地记者29日曝光了印度火葬场现状,并称,遗体堆积速度已经超过了火化速度。 新德里东部一间火葬场的负责人说,“在大流行之前,每天火化的数量在8至10具遗体,而现在,每天则多达100至1

印度多个火葬场遗体积压,大规模火化现场曝光,网友:这是恐怖片!

23日,印度报告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超33万例,单日新增死亡病例2263例,均创下疫情暴发以来的单日最高纪录。不仅医疗资源短缺,殡葬业也面临诸多难题,多个火葬场都出现遗体积压情况,连火化场地和木柴都出现短缺。有的火葬场近几周遗体数量上升5倍,“不得不排队等火化”。 网友评论 延伸阅读印度医用氧气告急黑市

姚策遗体已在北京火化,家属称将回江西安葬,养母未到场为其送别

3月23日,错换人生28年的当事人姚策因肝癌抢救无效在北京某医院去世,令人唏嘘与感慨。姚策不但有着错换人生的悲剧,还有癌症青年的不幸。事件出来之后,不但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承受情感与思想上不可承受之重。带着不舍与遗憾,姚策离开了挚爱着他的亲人与家庭。这其实也是一种解脱。 出现在新闻上的更多的是关

姚策生母发声 姚策遗体已火化将送回江西 错换人生当事人姚策去世引发质疑 姚策“错换人生28年”真相始末

姚策生母发声 姚策遗体已火化将送回江西 错换人生当事人姚策去世引发质疑 姚策“错换人生28年”真相始末 3月24日早7时30分许,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家属为姚策举办了简短的告别仪式,郭威于仪式前5分钟左右赶到现场。姚策的遗体火化后,骨灰将送回江西。姚策生前照 此前报道 2021年3月23日,据姚策的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