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空间站完成空间生命科学在轨实验任务,还刷新一项国际纪录
今年 7 月 15 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携带 23 项科学实验物资上行中国空间站,开展在轨实验。1 个多月来,各项实验进展顺利,其中,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已经完成在轨实验任务,为开展后续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今年 7 月 15 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携带 23 项科学实验物资上行中国空间站,开展在轨实验。1 个多月来,各项实验进展顺利,其中,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已经完成在轨实验任务,为开展后续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空间站无容器材料实验柜成功将钨合金加热至3100℃,刷新世界纪录。这一突破得益于“悬浮术”和“三昧真火”两大关键技术,为新型耐热材料研发铺路。#中国空间站# #科技突破#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九号乘组已经顺利返回地球。北京时间 4 月 30 日晚上,空间科学实验样品的交接仪式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举行。 据介绍,这次随神舟十九号飞船下行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新技术等多个领域的 25 个实验项目,总重量约 37.25 公斤。
去年 11 月发射的天舟八号货运飞船首次携带果蝇前往中国空间站,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果蝇的很多基因与人类具有相似性,通过研究它们在太空亚磁和微重力环境下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行为习惯,能够为人类未来长期在太空生存等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探索。
新年伊始,中国空间站航天技术试验领域成功完成了空间站管道检测机器人在轨试验,本次管道检测机器人在轨试验,是我国空间站开展的首个舱内特种作业机器人在轨试验,验证了适应多种复杂管道的大变径比管道机器人设计和多级协调全身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证明了机器人在空间站管道复杂环境下的自主适应运动能力和安全性,为未来在空间站管道的实际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央视《鲁健访谈》,蓝箭航天创始人张昌武透露,目前,中国商业航天已经进入了国家主流任务序列。接下来,基于“天鹊”发动机构建的朱雀火箭会承担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的重任,到2026年,还将开始承担国家空间站商业上行运货系统的飞船发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