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AI和大数据积累优势,拥抱保险科技3.0时代——专访水滴公司CEO沈鹏……

编者按:

保险科技是“保险+科技”的深度融合,也是驱动保险业转型升级转型的重要引擎。“科技+保险”是保险数字化的支撑,也是保险业融入数字经济浪潮的必由之路。

当前,保险业迅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正深度参与保险业务的全流程。今年的疫情更是犹如一面显微镜,映照出保险业在数字化突围上的实践与思考。

科技时代,传统险企如何抓住新机会,与现有业务更好结合?互联网保险机构又将如何重塑客户旅程?

《国际金融报》现推出保险科技重塑保险业系列报道,通过采访各类典型保险主体,以期呈现保险科技的真实发展状况,探索保险科技走得更快、更有力的方式。

发挥AI和大数据积累优势,拥抱保险科技3.0时代——专访水滴公司CEO沈鹏……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保险科技进入3.0时代,互联网保险科技平台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水滴公司无疑是典型实践样本。

“用互联网科技助推广大人民群众有保可医,保障亿万家庭”,是水滴四年前创立时定下的愿景。如今,水滴公司累计独立付费用户数超过3.4亿,水滴保险商城累计保障用户数突破1.4亿人次,今年1月至10月累计年化签单保费近120亿元,成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保险平台。

对于一家成立仅4年、启动保险商城3年的公司来说,达成这个成绩并非偶然。

秘诀是什么?

“过去四年,我们用保险科技为公司打地基,地基牢固,大楼才稳。”这是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 沈鹏在接受《国际金融报》专访时给出的答案。

“保险科技”,看似只是简单四个字,但具体怎么做,又怎样才能做好?听水滴怎么说。

发挥AI和大数据积累优势,拥抱保险科技3.0时代——专访水滴公司CEO沈鹏……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 沈鹏

发挥AI和大数据积累优势,拥抱保险科技3.0时代——专访水滴公司CEO沈鹏……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水滴公司合伙人兼CTO 邱慧

发挥AI和大数据积累优势

未来,保险业竞争的核心将转向科技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数据和服务的竞争。

水滴公司合伙人兼CTO 邱慧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数据可以衡量一个公司的最底层核心能力,没有数据谈AI很有可能是空中楼阁,水滴的基石也是源于数据。“水滴在科技方面的最大优势就在AI和大数据方面的积累”。

“水滴的数据分为用户数据、保险数据和医疗数据三大板块。”据邱慧介绍,水滴医疗数据覆盖中国26个省市,能覆盖的疾病诊断库采用国际标准,ICD-10有五万多条,药品库20万条,诊疗库9万条,医疗机构库40万条,医保三目录3000万条。“这是我们积累的阶段性成果”。

邱慧说,数据库的搭建非常繁琐,短时间内成效不明显。但这是“磨刀”和“砍柴”的关系,数据库是水滴必须要做的事情。

对于水滴而言,拥有天然积累数据的丰富场景,包括水滴筹、水滴保险商城、水滴互助、水滴好药付等业务线,而且是线上、线下联动的真实场景,随着业务不断发展,水滴积累了大量的医疗健康原始数据。

除此之外,水滴也是国内非常早布局信息化建设的公司,通过与医院、医疗机构上下游机构一起去做信息化的投入,也同样积累了大量数据。同时,水滴在合规的条件下,与多家三方公司进行了深度合作,不断打造数据多元体系。“基于AI算法,我们的研发团队对这些数据进行脱敏、筛选、清洗、结构化和整合等处理,逐渐形成了颗粒度较细的水滴数据体系。”邱慧补充称。

“大数据+AI”还可以运用在包括营销、运营、服务、风控、理赔等保险行业的各个环节。

比如在理赔环节,人身险传统理赔做理算和核赔主要依靠人工,需要通过用户资料判断他得了什么病?程度是怎样的?有没有既往病史?购买的是哪种保险产品?在不在保障范围内?要赔付多少?

在以前,单案的医疗单据和审核资料就能达到数十页,复杂的案件可能百余页。审核起来非常费力,而且对审核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非常高。

“而通过保险科技的应用,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理赔的效率。”据邱慧介绍,水滴智能理赔系统通过对用户数据、医疗数据、疾病数据、药品数据、理赔数据等的交叉验证,以及对市面上近万种医疗险产品理算规则的高度提炼,能够迅速完成自动理算。

记者了解到,水滴智能理赔准确率已达到99.7%,理赔时间最快可缩短至3分钟左右,可以节约50%的人力成本,模型覆盖的实效改善比以往提升了44.5%。

核心还是用户

“保险科技的核心还是用户。”邱慧直言,“我们对技术团队的要求是要分清‘拿锤子找钉子’还是‘拿钉子找锤子’。前者是技术驱动,后者是业务驱动。”

保险行业由于供给侧有很多非标品,是产业互联网里比较复杂的行业之一,从触达用户到用户投保、理赔和后续健康管理,是一个非常长的链路,存在较高理解门槛。研发团队要和产品、业务团队一起,了解用户的痛点,根据用户需求对系统设计、性能等方面进行优化,帮用户解决问题。

客服是离用户最近的一个环节,水滴的智能客服系统能够帮助水滴的服务人员更懂用户的诉求。邱慧表示,人工智能难的是具备人的经验和人对于行业的理解力,水滴的智能录入体系包括RPA、NLP、OCR,即智能认知升级。“我们也希望它的认知能力可以像人一样具备这方面的理解”。

通过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多轮对话等技术,水滴构建了人机耦合智能客服体系,使用了预训练模型和RNN神经网络,在和用户的交流中,可以实时分析会话情绪,从而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意图。

收集用户需求之后,还需要解构用户需求。

邱慧指出,用户的需求往往是模糊的、非具象的,当用户说想要一匹快一点的马,水滴需要的是造一辆车,而不是寻找跑得快的马。

她提到,水滴经常被用户问到,“这个产品靠不靠谱”,或者“我这个年龄适合什么保险”,这些问题背后其实是保险产品供给侧待丰富和平台信任度的问题。

针对前一个问题,除了在保险产品的接入和运营方面门槛更高以外,运用技术手段也可以帮助解决用户信任。比如水滴今年8月上线了保险可回溯系统,能够如实记录销售页面和销售过程,防止任意一方篡改,保障用户权益。此外,水滴区块链也于近日上线,通过分布式储存、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技术,全方位地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

保险科技迈入3.0时代

目前行业越来越重视对科技的相关投入。据艾瑞统计,2019年中国保险机构科技投入超300亿元。传统险企开始主动拥抱科技,保险科技公司蓬勃发展,也促进了传统保险行业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

科技对保险业的赋能和重大作用不言而喻。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甚至认为,“从长期来看,保险科技将重构保险业格局。”

沈鹏预测,保险科技正迈进3.0时代。

他总结称,保险科技1.0时代,主要是利用互联网通道,把原有产品的销售在线化,主要代表是各传统保险公司上线的官方商城。

保险科技2.0时代,主要特征是保险场景化,特别是与主要流量入口的结合,比如携程售卖的航班延误险、淘宝上的退货运费险等。

保险科技3.0时代,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大数据、AI、5G等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大规模应用;另一个特征是保险科技开始在渠道、营销、产品、服务等保险全流程赋能。“应该说,水滴是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

沈鹏表示,他所理解的保险科技,即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保险公司、经纪平台、用户之间更紧密的联通,从而加速整个产业链条之间的链接,使各个环节运行更有效率,保险公司可以实现节能增效,用户能够获得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

今年8月,水滴获得2.3亿美元D轮融资,彼时沈鹏即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20亿元用于保险科技新基建,足可见其对科技的重视程度。

具体来看,水滴的新基建将涵盖数据中台、服务中台、运营中台、技术中台四大核心系统,助力行业由数字化向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迭代。并围绕线上运营、多元营销体系、理赔公估调查、数据服务、医疗健康服务等多个方面,为合作伙伴共创发展。

谈及未来三五年的“小目标”,沈鹏说,水滴希望能够用科技拓展保险产业链的外延,将保险保障和医疗健康相结合。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