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创业英雄汇》)每一栋大楼从设计、施工到交付验收,都需要大量相关人员经年累月的付出,而其中若有差错,可能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图纸的作用至关重要。建筑设计师设计图纸时是三维的效果,但是给到施工现场却是二维的平面图纸,即便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理解能力极强,也会出现信息传递的缺失与误读,导致施工现场的错误,增加无意义的消耗与成本。
创业者罗锋想在设计师与施工人员之间建立一个传递信息的桥梁。在创业之前,罗锋是一个建筑设计师,2012年,他从杭州到上海工作,在几年的工作中,他深深体会到这个困扰建筑行业已久的问题——设计师与施工人员的信息传递的缺失与误读。为此罗锋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把设计时的三维信息直接传递给施工现场呢?”
2016年前后,AR的兴起被罗锋敏锐地捕捉到了,罗锋认为这可能是将建筑和3D结合起来的突破点。罗锋团队利用增强现实的技术,帮助建筑行业从设计到施工到运维环节,利用其三维模型去指导现场的施工决策,竣工验收以后运维的整体服务,这个平台可以把每个建筑的细节信息化后融合在里面,直观地告知施工人员,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降低成本、控制时效、避免延误带来的很多成本损失。
在罗锋的眼里,建筑并不仅仅是二维图纸上的线条,而是动态的三维影像,建筑是从前期建造到后期运营的有机生命体。罗锋说到现在的建筑信息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传统的,工人们和老一辈的建筑设计师习惯用2D的图纸,引入新的模式还需要长时间的市场教育。AR本身很难成为独立的赛道,它更像技术基础,提供了产品新的可视与信息交互方式。罗锋团队的选择建筑这个垂直的领域,是以此为载体拓展了AR的应用场景。
回想自己创业的经历,罗锋说,从现金流,到团队管理,再到交付服务,问题出现得永远比想象的要快,不急功近利,把握企业发展的节奏,适当地进行调整,是行稳致远的基础。
更多精彩尽在,周五22:0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张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