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
印度尼西亚附近海洋中
塑料的数量可能会超过鱼类
越南渔船停在垃圾覆盖的海滩上
泰国频现“骷髅鳄鱼”
骨瘦如柴竟是因肚子里都是塑料垃圾
联合国数据显示,自1992年以来,中国进口了全球至少45%的塑料垃圾,这一情况在中国2018年年初禁止塑料垃圾进口的决定正式生效后按下了停止键。
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的塑料垃圾进口量增幅却超过170%,成为发达国家塑料垃圾倾倒地。由于这些国家缺少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无法回收利用,导致了大量塑料垃圾被随意堆放,环境污染加剧。
近两年,这些东盟国家的垃圾污染问题愈加引发关注与担忧。12月22日,欧盟宣布,将从2021年1月1日起禁止向贫穷国家出口塑料垃圾,塑料垃圾在欧盟国家出口将“受到更严格的管制”。
“2019年欧盟出口了150万吨塑料垃圾,大部分出口到土耳其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负责环境事务的欧盟委员维尔吉尼尤斯·辛克维丘斯表示,新规发出了明确的信息,即在欧盟范围内,我们要承担起处置自己制造的废弃物的责任。”
尽管包括欧盟在内的发达经济体已通过一些垃圾焚烧装置把劣质塑料垃圾焚烧或者加工成替代燃料,但是这种废塑料的回收利用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大规模消费塑料制品带来的垃圾成堆问题依然很难得到改善,还是有大量的塑料垃圾被填埋或是倾倒向海洋,造成污染。况且,虽然焚烧是一种垃圾无害化的处理方式,但是也会带来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
中国虽然禁止了外来塑料垃圾的进口,但也没有改变每天被丢弃的6000万个一次性饭盒堆积成山的现状。
所以,无论是禁止还是控制塑料垃圾向贫穷国家出口都可说是“治标不治本”,减少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从根本上缩减塑料污染源,才是解决塑料垃圾问题之道。
近年来,各个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纷纷出手限塑:
在全球限塑禁塑的大形势中,中国也在不断通过局部禁用、限用,以及收取污染税等措施限制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今年1月,中国颁布了最严“禁塑令”,首次大规模地从源头上禁限塑料制品,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时间段,分地域执行禁塑限塑任务。
禁塑限塑的趋势下,可降解塑料需求应声快速增长。国信证券研报测算,中国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农用地膜和包装用塑料薄膜四大重点塑料应用领域总共约有1017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可以说,可降解塑料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微信公众号:国际商报
文字/张博
编辑/李子晨
视觉/郭小溪
审核/王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