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你,是否明明学习任务紧张,却不舍得放下手机;工作压力很大,却只想熬夜看剧?这种自制力难抵身边诱惑的场景,经常会出现在我们身边。2020年,能让大伙儿“天涯共此时”的“云自习”逐渐火起来,号称“全中国最大的自习室”吸引不少人前来尝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所谓“云自习”,就是在学习时共同开放直播,在云端寻找想要一起学习的“同桌”,进而在同伴带动、督促下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云自习”逐渐升温,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学习的流行不无关系。社交隔离为效率办公、教育工具、综合电商和社区交友等带来机遇,“云端生活”潮流更为云自习蓬勃发展创造了优质土壤。不少企业、平台也看到其中的商机,纷纷“下海”开发云自习应用。据粗略统计,目前市面上的自习室、云同桌、专注类软件已有数十款。
从运营模式上看,时下的线上自习室大多是免费使用,少量收费软件的市场反馈并不尽如人意。“我为什么要为自己的自制力付钱?”道出了很多用户的心声。的确,线上自习室并没有提供现实场所及知识增量,只是创造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鼓励的学习氛围。相比老师、家长耳提面命的督促,虚拟环境对学习的督促效果也因人而异,所以如何能奢求很多用户为这样单一的服务产生付费冲动呢?
有人说:付费进行云自习还不如拉上三五好友开个线上会议。的确,也有一些企业在免费云自习领域“先下手为强”,采用流量收集和转化的方式进行运营,依靠推送付费课程、直播教育广告等实现流量变现。对于这种模式而言,尤需警醒的是,云自习平台必须以此前一些学习APP为前车之鉴,即为吸引流量而出现色情段子、外链游戏等不良内容以及诱导付费等行为,否则只会迎来后车之覆。总而言之,云自习能否成为商业蓝海,还有赖于市场的检验。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放长眼量,云自习不仅是疫情之下的新交往,更是应需而生的新现象,能够折射出许多人的社会行为与内心焦虑。法国哲学家保罗维利里奥在《消失的美学》中描述过报纸、电影、电视等新技术为人带来的“走神症”。在信息过载的互联网时代,“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娱乐方式,让专注做同一件事情成为很多人的奢望。指尖点点画画,屏幕放大缩小,一天的时光就在指缝中悄悄溜走。有网友调侃:本来是开心地玩手机,在发现作业没完成之后,变成紧张地玩手机。事实上,这类成瘾般的迷恋并非个例,于数据云端“飘飘何所似”的很多人,难以靠自制力高效完成任务。在这样的情形下,云自习的线上群体学习模式,或许是新的契机。当线上学习成为一种趋势,加重“走神症”的互联网能否用技术解决技术时代的难题,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纪伯伦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的相互照亮。在互联网上,看到一个个陌生,却孜孜不倦、手不释卷的身影,每个人心里都会涌起一种群体带来的信念。这种虚拟技术搭建的连接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只要能给人带来心灵的安稳和发奋的动力,就值得为之点赞。
这正是:自习彼此联网,抓住逃逸时光。
(文 | 陈禹潜)
| 荐书 |
★ ☆ ★
《与世界谈谈心——睡前聊一会儿》
★ ☆ ★
丨简介丨
继《与时代谈谈心》后,人民日报评论部的“睡前聊一会儿”栏目再推系列读物之《与世界谈谈心》。本书系统梳理了这两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热点,分为都市、生活、艺文、校园、新知、科技、心理、食饮、光影、风尚10个部分,给读者一个触摸时间、观察世界的窗口。
这个世界的丰富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本书所收录的,也只是我们这个宏大时代的吉光片羽。但这些文化现象、社会风尚、思想观念,就像风与水之于大地,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不知不觉中刻画着我们的时代。我们尝试从中看到水的走向、听到风的声音,去发现、接受和推动改变。我们希望,瞬间的积淀不要流淌,岁月的馈赠别被消磨,而是在时间的河床上凝聚起沉潜的力量。我们希望,能与读者一道观察、思考,发现更广阔的时代,与社会一起向阳生长。
— “与时代谈谈心+与世界谈谈心”套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