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于潇清 记者 王露
1月15日,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美方宣布学院陈刚因为他隐瞒在从事政府资助的纳米技术研究期间为中国政府工作的事实,而在周四被逮捕并受到刑事指控,请问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赵立坚表示,我不了解你提到的有关情况,我想再次重申,中国政府一贯主张有关人才交流合作必须建立在遵守法律、秉持科学诚信以及恪守职业道德的基础上,有关政策举措与各国的通行做法并无本质区别。美方一些部门在办理有关案件时,应该专业公平地行事,停止搞政治操弄,停止对中方有关人才计划的污名化,停止干扰破坏中美在科技人文领域的正常交流与合作。
背景介绍:
【美国麻省理工知名华人教授陈刚被捕】
微信公众号“科学网”
当地时间1月14日,美国司法部官网消息显示,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陈刚因未能向美国能源部披露其在中国的工作和获得的奖励而被起诉和逮捕。
56岁的陈刚被控欺诈、未提交外国银行账户报告以及在纳税申报单中虚假陈述。他于当天在地方法官Donald L. Cabell面前首次出庭。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陈刚教授 图片来源:MIT网站
据美国司法部网站披露的信息,美国对电汇欺诈的指控,最高可判处20年监禁、3年的监督释放,以及最高25万美元的罚款。
对虚假陈述的指控规定,最高可判处5年监禁、3年监督释放,以及罚款25万美元。对未提交外国银行账户报告的指控,最高可判处5年监禁、3年监管释放,以及25万美元的罚款。判决将由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根据美国量刑指南和其他法定因素作出。
根据指控文件,陈刚是美籍华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担任MIT帕帕拉多微纳米工程实验室主任和固态太阳能热能转换中心主任。大约从2013年开始,他在MIT的研究已经获得了美国联邦机构授予的1900多万美元的资助。
美国司法部文件显示,自2012年以来,陈刚在中国担任了多项职务,目的是通过提供建议和专业知识,促进中国的科技发展,并获得经济补偿。自2013年以来,他据称接受了大约2900万美元的外国资金,包括来自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的1900万美元。
甚至,美国方面检查了陈刚的电子邮件。司法部文件强调了他为促进中国科学和经济发展所做的努力,并披露了诸多细节:
1.促进与中国的合作;
2.建议中国把创新(科学)作为关键和核心;
3.中国经济排名第二,但技术和人力资源远远落后这一位置;
4. 我们正在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不可持续的代价,以及劳动力成本;
5. 对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我们必须依靠技术,不能像过去那样发展;
6. 科学创新成为核心,我们意识到不仅仅是自主创新,还需要国际化来规划和促进。闭门造车的创新是行不通的,创新也是驱动力。
美国司法部文件还显示,至少从2017年到2019年,陈刚在中国担任多个顾问职务,他还申请并获得了美国能源部的拨款,以资助他在MIT的部分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按照能源部的要求披露他与中国的关系。
此外,陈刚在2018年的纳税申报单中没有向美国国税局披露,他2018年在中国有一个超过1万美元的银行账户。
MIT校长L. Rafael Reif给学校师生员工发送邮件,对此表示震惊,并称陈刚是一位广受尊敬的学者和教员,他的被捕是令人惊讶、深感痛苦和难以理解的。
(作者 唐一尘)
相关阅读:
陈刚教授:MIT创业环境很浓,本科生用铝做燃料
2017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陈刚发表题为《麻省理工的创业环境和发明创造》的主题演讲,分享了麻省理工的创业环境和发明创造。针对马云在今天早上的演讲中提到的阿里巴巴有47.5%是女性的情况,陈刚在演讲中表示,多元化是目前众多高科技公司追求的一个目标,但MIT(校训“动手又动脑” )这个工程学校,有近50%是女性,这在全世界基本找不到。
MIT是全球世界科研和商业化的先驱,拥有大量优秀的发明创造。以MIT机械系为例,十多年来麻省理工机械系共创造了五十多家公司。陈刚认为麻省理工的优势是做原创性发明和创造的,并将这些研究带向市场,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MIT优质的创业环境,MIT有很多机构鼓励学生、教授创业,帮助提供辅导教练、创业教练,帮助提供创业网络,有创业竞赛,第一名给20万美金。学校的钱都是通过集资而来,愿意做这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陈刚表示,MIT机械系并不是研究传统机械的院系,MIT机械系在机器人、3D打印、水处理等多个方面都取得有优秀的科研和商业进展。以3D打印为例,3D打印是MIT教授于1989年申请的专利,如今已经风靡全球。
陈刚介绍到,MIT的研究主要是解决人类的挑战,包括全球变暖和人口增长的问题,而MIT机械系并不是制造机器这么简单,涉及的面非常广,在量子计算、电子材料、机器人、智能系统、3D打印等方面都有非常优秀的研究结果。
以下为陈刚演讲全文实录:
陈刚: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麻省理工的创业环境和发明创造。
我是机械系的,因此我给大家的例子很多是来自我们系的,但我想大家都知道,麻省理工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有很多发明创造的地方,因此让我们来看一看麻省理工是怎样把研究带向市场,怎样做原创性发明和创造的。
这是硅谷,硅谷在西海岸,如果谈到东海岸的话就是128走廊,128走廊在美国波士顿128高速公路上,这里高科技云集,沿着128高速公路有很多高科技公司。
这里和MIT以及哈佛有关,MIT和哈佛都是在这里,对面就是波士顿。
左下方可以看到MIT的基本数据,1万多个学生、1千个教授,但其中有17%是美国“三院”(工程院、科学院、医学院)院士,诺奖得主75位,二战之后一半的诺贝尔奖得主跟MIT有关,由此可以看到MIT的基础研究,因为这些都是在基础上有创新、有贡献的。
右上方我也列了一些MIT对于社会的贡献,MIT现在的校友,现在创建的活跃公司有3万多家,这3万个公司的年产值在2万亿美金,如果按国家排的话可以排到世界上第十位,因此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你可以看到MIT校徽很有意思,它的校训是“动手又动脑”,右边是男士(学者)、左边是女士(铁匠),学者和打铁人在一起,早上马云说到阿里巴巴有47.5%是女性,在我们这样一个工程学校,将近50%是女性,这在全世界基本找不到。这是关于MIT的简单介绍。
这么多公司怎样扶植出来的?有人是出去创业,但学校也有非常优质的创业环境,学校有很多机构鼓励学生、教授创业,帮助提供辅导教练、创业教练,帮助提供创业网络,有创业竞赛,第一名给20万美金。学校的钱都是通过集资而来,愿意做这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还有很多创业成功人士自愿回到学校帮助学校、帮助学生把他们的科研带向市场。
还有一个项目,专门帮助教授在一两年之内把项目带向市场,钱给的也不多,但它的目标就是把项目带向市场。
最近宣布了一个MIT自己的投资,利用学校的技术、利用学校的资源把技术带向市场。
SANBAS(音)是我们工程学院的特殊计划,完全是别人捐钱,只要学生有想法,就可以申请几千块钱(作为启动资金),学校一点回报不要。
因此MIT有各种各样的创业环境。
还有一点特别有意思,我们和商学院的结合非常紧密,商学院的学生和工学院的学生一起上课,看看怎样把技术带向市场。
我在机械系做了一个调查,过去十几年来我们的教授创造了五十几个公司,当然还有更多学生、校友出去创立的公司,比如美国亚马逊,在他们仓库里取货的机器人就是我们的学生,现在在美国卖得最好的机器人(家庭清洁机器人iRobot)也是我们的学生。
我有一个学水处理的学生,他当时读书时就想开公司,做水处理技术,当时美国《科学》杂志还把他选为改变人类想法的人士之一,但因为做水处理太贵,他就和商学院的学生一起上课,通过上课他发现页岩气出来的水含盐量比普通的高三到五倍,但当时苦于没有技术,这个学生三年前出去创业,把我们的技术和另外一个教授的技术带出去创业,现在他们的公司也值一亿多美金,(技术)很快用于工业。
我们这里有很多投资人你们看到可能会有些感触,下一个曲线是美国公司成活率,(通常)新公司成立后15年后可能只有20%的公司照样存在,但MIT(创业公司)成活率在50%以上。从投资的角度上讲,大家可以想到其吸引力了。
另外我想讲的,机械系包罗非常广,从力学到设计制造、控制精密仪器、机器人、能源、海洋、生物工程、微纳米工程……我这里有两张照片,一位是艾力.艾拉斯(音)教授,他发明人造皮肤,现在很多做组织再生的,组织再生中唯一商业化的就是他这个产品,这是他70年代的发明,怎样让烧伤患者的皮肤重新长出来,他发明了人造皮肤。
下一位是艾力.赛克斯(音),大家知道3D打印,他告诉我当时他为什么做3D打印,因为他父亲是做排版的,80年代末他叫3D打印别人都笑话他,但现在这个技术全世界到处都在用了。
我们做研究想的是怎样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现在人类面临两个大挑战:全球变暖和人口增长,现在人口是70亿人,到2050年会达到90亿人,全球人口增长(这么快),我们怎样供给食物、供给能源、供给生活必需品,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因此我们的战略方向在人类持续发展、地球和人类健康、机器人和智能系统这些方向上是研究重点。
刚才我讲到3D打印,1989年申请的专利,现在这个专利除去公司还有3个,非常红火。
现在我们还有教授继续做3D打印,这个教授开了两个公司,一个是金属3D打印,打印速度提高了十几倍。这两个公司做得很好。
这个例子是我们的一个年轻教授埃莫.斯威特(音),他的目标是把高性能技术做到比现在便宜两个数量级,可以用在贫穷的地方。黑线是性价比,X轴是性能、Y轴是价格,高性能价格就会上去,他做的事情是降低价格同时改善性能。
这个技术在印度和美国都商业化了。
(视频)平时我们能看到手推轮椅,实际上这个原理非常简单,两个杠杆,就像开车时换档,抓不同的位置,用不同的能量。这个技术首先在印度产业化了。随后又卖到了美国,将产品做成折叠式从而可以放到车里。
另外一个例子是假肢,在美国,一个高性能的价值要到四五千元,他的目标是做到100元以下,这个产品还没有商业化,只是在实验室,完全没有一点控制系统,对他来说正在第二个阶段。
他做假肢,做农业灌溉,还做家用饮用水处理,这都是人类,特别是贫穷地区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一个例子是艾力克斯.诺卡姆(音),他给奥巴马总统解释他的风机,今年入选美国工程院士,他说可以把风机做到比现在高100米,高了100米,同样的地方发电量可以高出10倍。高速公路拖不了那么大的东西,但他是做机械制造的,使用力学原理能够在当地架起设备。美国能源部出资给他开了公司。
刚才讲到的这位做3D打印的教授是非常有创造力的,他又做了一个太阳能的公司,实际上他的博士论文就是太阳能,从应用钛(音)的硅里面拉出薄膜,这样就能够节约材料用量。同时他又开了另外一个公司1366,完全是铸造的,做太阳能光板。
我们系里这两位女教授都是华裔,做储热储电的,怎样把热量储起来不要用电,这也是我们现在正在发展的技术。
在水和食物这方面我也给大家举一些例子,通过我们系对水的研究,现在MIT成立了全校水和食物安全的实验室,这位教授很有意思,有次我跟他聊“你开公司没?”他说“我有10个公司”。过了几年我再问他10个公司现在还剩几个?他说“现在我有20个公司。”
然后我介绍了很多投资人去他那里,过了几天我问投资人,投资人说他现在有24个公司了。
右边两个一个是射谱仪,一个是质谱仪,它可以应用于食物检测,检测食物安全、有害气体,在这方面可以由很多应用。
这个例子看上去很简单,平时烧开水是用火,怎样在太阳下把水烧开,上礼拜五我们也在看怎样把技术带向市场。这个例子很有意思,在厨房里倒芝麻酱、蕃茄酱很不容易,这位教授是做涂层的,他太太总是说他做的东西没有用,于是他做了一个东西放到了网上,这是倒蕃茄酱的瓶子,你可以看到,用他的技术倒蕃茄酱就像倒水一样,平时厨房里扔掉的瓶子里有10%到20%的东西是倒不出来的,这项发明除了蕃茄酱,倒什么酱都可以、牙膏、油漆,啤酒都可以。
啤酒倒了不流出来,可能就没有感觉了,但你可以看到(其效益),东西一放到网上,几千家公司来找它。他们的模式是做一个配方,谁需要就给谁。
我们再举几个机器人的例子,这是水下的机器人,实际上马航失事后在海底找飞机的蓝盾(音)也是我们系里的人出去开的公司。
无人驾驶,昨天有人讲到无人驾驶是DAPA(音)开始的竞赛,我们的教授就是参加了DAPA,他拿了第四名,前三名都是用Google Map,他自己的车是唯一边开车边建图的技术,这个教授本来是我的副系主任,后来被Tvita(音)挖走了,因为他们花了10个亿要建无人驾驶车。
电子材料,这也是颠覆性的,我们教授做的电子材料,长一层撕下来,再长再撕再用,从太阳能、发光到柔性电子都可以使用。
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我们这位教授是做水泥胶的,你可以看到这个水泥胶,用来抓鱼,他做的机器人是透明的,这种水泥胶的机械强度可以做到跟人的软骨一样,他说他到中国来很多做贴膏药的找他,因为这个材料做的膏药贴很舒服。
塑料不导热,这个材料我们可以做到让它像金属一样导热。
时间到了,我还要赶飞机,所以我举最后一个例子,我们的本科生用铝做燃料,铝怎么做燃料呢?一般用来烧开水啊,主要是因为铝的表面有氧化铝,他们让氧化铝跟水连续反应,产生氢气,用燃料电池推动,这个本科生开的第一个公司是水下潜艇,现在又做燃料电池,用铝做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