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中国男女性成人平均身高分别为169.7厘米和158厘米
据介绍,2015年至2019年,国家卫健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开展了新一轮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近6亿人口,现场调查人数超过60万,具有国家和省级代表性,根据监测结果编写形成上述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成人平均身高继续增长,18-44岁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69.7厘米,中国女性平均身高158.0厘米,与2015年发布结果相比分别增加1.2厘米和0.8厘米。
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
数据显示,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18岁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9.6千克和59千克,与2015年发布结果相比分别增加3.4千克和1.7千克。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继续上升,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
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所以可以用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较快、流行水平较高、全人群均受影响来描述当前人群的超重肥胖形势。
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
水果、豆类及豆制品、奶类消费量仍然偏低,膳食摄入的维生素A、钙等不足依然存在。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与每日5克的推荐量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油达43.2克,超过一半的居民高于30克每天的推荐值上限。
同时,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不断上升,食堂、餐馆、加工食品中的油、盐也应引起关注。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问题已经凸显,18.9%的中小学生经常饮用含糖饮料,应重视其对儿童健康的影响。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超过四分之一。
我国抑郁症和焦虑症患病率接近7%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常继乐介绍,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压力都在明显加大,居民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人群逐渐增加,民众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根据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达到2.1%,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是4.98%,抑郁症和焦虑症这两个患病率接近7%。
常继乐介绍,卫健委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心理健康服务。下一步,依托新成立的国家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加强相关政策规划的研究,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评估,推进健全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体系,推动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推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心理促进行动的相关要求,加强科普宣传,持续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开展抑郁症、焦虑、失眠、老年痴呆、自闭症等疾病的监测,探索社区综合干预模式,降低发病上升的势头,鼓励学校和单位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建设,为重点人群及时开展心理疏导。整合多部门的力量,深入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心理干预、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中。利用世界精神卫生日、预防自杀日等宣传节点,普及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避免社会歧视,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关心关爱,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