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年初特殊事件的发生,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都不太顺利,各行各业或多或少都呈现出下滑趋势。服装业的阿迪达斯、耐克,汽车业的奔驰,美国零售业出现大面积“破产”等等,确实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好。最近,又有一家知名奢侈品巨头遭重创,它就是施华洛世奇。
受特殊事件的影响,今年的奢侈品市场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尤其是美国和亚洲两大市场,对奢侈品的需求降低非常明显,施华洛世奇的销售额出现了大幅下滑。为此,创办历史长达125年的施华洛世奇开始了重组计划。
施华洛世奇正在谋求上市?
根据媒体报道,8月27日的时候,施华洛世奇对外称,不排除施华洛世奇背后家族放弃部分股权,以寻求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或寻找合作伙伴注资解困。但这个策略不一定有效,因为早在2018年,公司就已经对外提出过上市计划,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不了了之。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这次选择上市非常重要。如果公司想要在如今的经济市场中存活下去,就得学会“有舍有得”。施华洛世奇目前主要经营3个方面的业务:仿水晶、光学设备以及研磨产品。在全球近170个国家开设2680家分店,员工数量高达3.45万,家族中大概有200位成员拥有公司股份。如果想要顺利上市,家族成员可能要放弃一部分股份,另外,市场方面可能要放弃一部分效益不是很好的地区,比如埃及和中国。
施华洛世奇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除了年初的特殊事件影响,施华洛世奇最大的“败笔”就是前些年快速扩张全球化业务。过快的业务扩张,导致经营成本增加,庞大的线下销售网络让施华洛世奇“不堪重负”。
一直以来,施华洛世奇走的都是低端奢侈品路线,所以在销售方面比较仰赖代言人的名气以及产品更新速度。他们在选择代言人方面非常用心,虽然产品成本很便宜,但却能在明星身上戴出气质,所以广受市场好评。另外,价格方面也没有很离谱,比起真正几千上万的奢侈品品牌,施华洛世奇的价格非常容易接受,几百块钱就能获得与明星一样的单品,何乐而不为。
不过,随着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人们在奢侈品消费上面逐渐放弃低端奢侈品品牌,反而是一些高端的奢侈品产品在全球更受欢迎。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轻奢珠宝市场这一块儿蛋糕,比如最近几年在国内非常火的潘多拉等。本身质量上比不上真正的奢侈品品牌,同类型产品的出现又进一步挤压着市场,施华洛世奇的压力可想而知。
前段时间,施华洛世奇对外称,今年公司的核心水晶业务销售额可能会跌至20亿欧元。而去年的时候,公司在水晶业务上的销售额是27亿欧元,一年可能蒸发7亿欧元的销售额,大概70多亿人民币。另外,施华洛世奇预测2020年的销售额将增长4%-5%,可见这次的事件影响之大。所以,公司决定将裁掉6000人,并关闭3000家精品店。
据悉,施华洛世奇还在计划把公司旗下的珠宝、家居饰品等多项业务进行合并,此次重组还是比较彻底的。当然,要解决施华洛世奇业务下滑的危机,还是取决于当前全球经济的变化趋势。毕竟,不论水晶珠宝等产品有多便宜,终归不是必需品,人们要买的话还是会选择自己手中有钱的时候在进行购买,你觉得呢?
本文由新业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