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不幸的事情,莫过于在大好年华失去生命。在1986年,当时的苏联发生了一件严重的核泄漏事——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核电站爆炸的那声巨响,让一切都归零,也让苏联关于核能所有的计划和野心都化为了泡沫。
苏联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开发核能的国家之一。在上世纪70年代,苏联觉得核能发电性价比很高,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因此当时资源匮乏的苏联决定大力发展核电产业。
但是,操之过急的规划和浮夸的建设却让苏联严重低估了核能的副作用。当时兴修核电厂的时候,苏联都在核电厂旁边规划了城市,其中包括了最为知名的切尔诺贝利市,而在俄罗斯人的帮助下,切尔诺贝利建市的时间非常短,是乌克兰最年轻的城市。
核电厂最潜在的危险,不是金钱,而是对人体的副作用——核辐射可能致癌。苏联这样做,无异于置核电厂可能的风险于不顾。核电厂繁荣的好景不长,7年后,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爆炸,切尔诺贝利市成为了上个世纪建市最快,却也是最快死亡的城市。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苏联政府居然3天以后才发出撤掉居民的通知。在那些不幸受核泄漏影响的居民中,有四成以上居民在五年之内,因为核泄漏患上了癌症,最后离世。
由于走得匆忙,切尔诺贝利市许多空房里至今留着人们逃离时的慌乱模样。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切尔诺贝利市也是乌克兰最令人忌讳的“鬼城”。
如今的切尔诺贝利市,虽然建筑还是那种繁荣的样子,但是早已荒草丛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鬼城”。面对这样一个教训,不仅是俄罗斯,世界每个有能力核能发电的国家和地区都应该反思一下,如何才能让这种惨剧永不再发生。
我们并不能预知未来,但是,在新科技推行的时候,我们如果可以慢点走,多去看看这种科技有什么副作用,我们就能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