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
随着农历小年的来临
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
25日白天
全省大部分地区雨雪暂缓
等雪的围观群众
昨晚我兴奋一晚上,结果只看到了雾霾
小编
气象台的“锅”。
气温相比昨天稍有起色
短暂间歇之后
26-28日
新一轮大范围雨雪天气
将再次来袭
主要降水时段是
26日夜间-27日
天气预报
25日夜里到26日白天
25日夜里,黄河以南阴天,其中三门峡、洛阳、平顶山三地区和南阳、驻马店两地区北部有小雪或雨夹雪,信阳地区和南阳、驻马店两地区南部有小雨;其它地区多云。北中部部分地区有雾。
26日白天,黄河以南阴天,大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信阳地区有小雨;其它地区多云转阴天。
25日夜里到26日白天,北中部、东部有中到重度霾。
26日晚—31日
26日夜里,全省阴天,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西部、南部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东南部有雨夹雪或小雨。
27日,全省阴天,信阳地区雨夹雪转大到暴雪,局部大暴雪;黄淮之间大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三门峡、洛阳、南阳、平顶山、驻马店五地区和漯河、周口两地区南部有大到暴雪;其它地区有小雪。
28日,黄河以南阴天有小雪,其中信阳地区有中到大雪;其它地区阴天转多云。
29日,东部、东南部小雪逐渐停止转多云;其它地区多云。
30日,全省多云转晴天。
31日,南部多云间阴天,其中信阳地区南部有零星小雨雪,其它地区晴天间多云。
省会郑州
25日夜里,多云到阴天。东北风2到3级。最高温度:5到6度;最低温度:零下3度到零下2度。
26日,阴天转小雪,凌晨到上午有雾。偏北风4级左右。
27日,阴天有中雪。
那么在雨雪天气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
雨雪过后
才是最容易摔跤的时候
为什么说,雨雪天过后才最容易摔跤?
其实,下雪、下雨时,并不是路面最滑的时候。大家警惕性会较高,一般也不会出门,摔伤的人相对比较少。
但雨雪停了之后,气温低,路面会迅速结冰,这时候才是最滑最危险的时候。大部分人在雨雪停了之后外出活动,非常容易摔倒。
年轻时,我们都不觉得滑倒、跌一跤算什么大事。但上了年纪后,老人的运动能力、反应力都会下降,协调性差,腿脚就不灵便了,再加上冬天穿着很厚,出门又遇雨雪天路滑,很容易摔倒。
骨质疏松的老人更容易骨折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骨质逐渐流失。特别是女性绝经之后,骨质丢失加重。骨质疏松会引起肢体慢性疼痛,活动能力下降。
因此,路滑摔倒后极易发生骨折。滑倒的时候容易摔到髋部、腰部及肩部,从而导致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踝关节骨折等。
另外,摔倒的时候,大家会下意识地伸出双手或者单手支撑身体,这是本能的保护动作。这时候腕部的受力非常大,因此也容易出现桡骨远端骨折。
怎样才能避免老人摔伤?
老年人在雨雪天容易出现摔伤,而且后果严重,明显影响老人的生活,给家庭也带来沉重的负担,摔伤的预防非常重要。
首先,老人尽量避免外出活动,特别是雨雪天后,路面湿滑结冰的情况;
其次,家人要多提醒老人走路慢行,穿鞋要尽量防滑,帮老人安排好生活;
再者,最好在家人陪伴下出门,出门时做到“慢、稳、看”。行走时一定低速慢走,最好穿上防滑鞋同时拄拐,做到踩实踩稳,同时注意观察周围的路况,特别是车辆。
特别关注敏感人群和高危人群
冬季气温骤降对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患者以及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人群影响最大、最明显。相比普通人群,上述人群是容易受寒潮影响的敏感人群,应注意及时添加衣物保暖,尽量减少外出。
随着年龄的变大,慢性病患者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也逐渐变大,老年人群体内的温度调节系统难以适应外界温度变化,因此老年慢性病患者是寒潮的敏感人群,特别是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老年患者是最易受到寒潮威胁的高危人群。敏感人群和高危人群更应注意对寒潮天气的健康防护,添加厚衣物的同时更要注意头部、胸背、脖子和四肢的保暖,尽量减少外出,必要外出时应通过戴帽子、围巾等防护用品进行防护,但是也避免穿的过多导致出汗后湿冷。
此外,寒潮天气时慢性病患者应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适度增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关注天气预报及相关部门发布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变化,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每年冬季是我省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高发期,大家也要防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了解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及应对措施,为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筑起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