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科技厅厅长王秦: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是区域科技合作的“3.0版”

    改革开放初期的“星期日工程师”,拉开了长三角科技合作的序幕,本世纪初率先建立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为一体化奠定了实践基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新目标,则开启了更高层面的战略合作,可谓长三角科创合作的“3.0版”。

    “长三角要当好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关键是将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让三省一市把各自优势变为整体优势,使长三角地区真正成为紧密协同的区域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创新共同体。”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王秦直言。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科技厅厅长王秦: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是区域科技合作的“3.0版”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图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科技厅厅长王秦。受访者供图

    高等院校167所,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16所;研发人员超过91万人,其中两院院士118位、数量居全国省份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7.5%,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的1/8;在科技部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7.2万家,是全国首个突破7万家的地区……王秦代表以一组数据解读江苏的“创新生态”,在他看来,教育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是江苏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中的基础和优势,也是展现江苏作为、作出江苏贡献的关键。

    在王秦代表看来,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有着优良基础,走在全国区域合作前列,但仍有一些深层次、体制性的难点需要突破:“比如,区域间战略、规划、政策的系统性、协同性还不够强;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低效率的同质化竞争现象;跨行政区域的人才、技术、成果等创新要素流动渠道还不够顺畅等等。”

    要进一步实现创新一体化,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王秦代表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统筹协作,真正发挥“1+1+1+1>4”的合作效应,强化战略、规划、政策的有机衔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二是找准定位、各展所长,只有将沪苏浙皖各自的长板拉长,合作的空间才能变得更大。三是注重试点先行,支持一些地区先行探索、积累经验,为全面推开提供更多的经验和借鉴。

    王秦代表强调,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也必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科技精准对接民生需求,营造更多依靠科技创造的美好生活新场景。“比如在生命健康方面,整合长三角药企资源共同开发抗癌药物、医疗器械,让生活更健康;在农业和食品方面,成立长三角种业发展联盟,开展种源、食品安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让吃得更放心;在生态环境方面,加强环境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的科技创新供给,打造跨区域的绿色技术协作平台,让住得更安全。”

    新民晚报记者 范洁 毛丽君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