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残奥】中国迎来冰雪运动的春天,残健融合加速发展

3月13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落下帷幕,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经过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洗礼,北京成为“双奥之城”,冰雪运动在中国获得长足发展。

本届冬残奥会的比赛全部结束,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8金20银23铜,位居奖牌榜第一位,乌克兰代表团和加拿大代表团分列二、三位。

【北京冬残奥】中国迎来冰雪运动的春天,残健融合加速发展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盛赞道,“目前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中国冰雪运动获得巨大成功,这是一次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欢迎中国成为冰雪大国,祝贺中国。”

中国正迎来冰雪运动的春天,当然,这样的美好时节是属于健全人和残障人群共享的。

据北京冬奥组委介绍,从2016年起,中国残联开始举办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参加的省区市从最初的14个增加到现在的31个,直接参与人数从刚开始的1万人,发展到30多万人。此外,中国残联从2017年起开始举办全国冬季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训练营,目前已培训上万人。

“我认为在一个有着8500万残疾人的国家,能让更多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非常关键,因为这意味着残疾人有更多机会参与体育锻炼。这不仅仅关乎金银铜牌,而是给予残疾人机会,让他们去做想做的事。”帕森斯表示。

据介绍,全球共有12亿残障人士,残奥会让他们置身舞台中央,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更深入的了解。

帕森斯说,“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通过吸引更多残疾人投身冰雪运动,向世界传递了更包容的理念。”

中国残联主席、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执行主席张海迪表示,近年来,中国冬残奥运动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残联已经连续举办五届“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活动;全国冬残奥运动员由原来不足50人发展到近千人,实现了冬残奥会大项参赛全覆盖;冬残奥会激励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热爱冰雪运动,康复健身,更好地融合社会。

【北京冬残奥】中国迎来冰雪运动的春天,残健融合加速发展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实际上,2015年中国残联已经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申办工作,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中国残联积极与国际残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沟通合作,组建冬残奥队伍,各级残联选拔了一批优秀运动员。

在筹办冬残奥之初,中国冬残奥运动员不足50人,现在已发展到近千人,冬残奥项目由2个大项拓展到6个大项,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虽然我们在短时间建立起一支队伍,但我希望每一步都要走得踏实,不是只为参加冬残奥会,还要发展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张海迪强调。

值得一提的是,残障人士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保障措施和设施。

本届冬残奥会,给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完备的无障碍设施。无障碍座席、电梯、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增设防滑设施、消除细微高差等细节随处可见,同声传译、轮椅推动等服务从不缺位……北京冬残奥会精心打造的无障碍环境得到国际残奥委会官员、各国(地区)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好评。

【北京冬残奥】中国迎来冰雪运动的春天,残健融合加速发展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往届冬残奥会中,高山滑雪赛场的无障碍往往最具挑战性,本届冬残奥会的高山滑雪赛场令人赞叹。”国际残奥委会无障碍专家伊莱亚娜·罗德里格斯在参观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比赛场地后表示。

北京冬残奥会正是中国打造无障碍环境的一个缩影。中国残联新闻发言人郭利群介绍,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在无障碍出行和服务环境方面,3598组列车设置了残疾人专座,城市公交车配备车载屏幕、语音报站系统;无障碍信息终端产品供给也在不断增加。

北京冬残奥会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折射出中国残疾人生存权、发展权得到切实保护的状况。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杨树安说:“经济和社会发展了,对残疾人体育事业有了更多的条件去关心和支持,残疾人又非常自强不息,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毫无疑问,我们取得了成功。”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孙嘉晖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