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教育观念中,人们都在推崇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观念,因为人们觉得,如果女孩得到足够的物质基础,长大后会很容易被人骗走,而给男孩什么物质条件都不会有什么变化。尤其是在近几年,家长的这种思想观念越来越严重。
小玲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儿子今年才上小学,小玲就迫不及待地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而且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在孩子的吃穿用度上面很严格,她认为,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没必要追求新潮的东西,给孩子的学习用品也是别人淘汰不要的。
小玲就是想用这种方式激发奋发图强的意识,让孩子明白生活的不易,将来要有责任感,同时让孩子明白,真正的富有不是物质,而是学识和精神。时间久了,孩子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活泼开朗,到现在的沉默寡言,小玲后悔极了。
其实,培养孩子是一门大学问,特别是培养男孩,所谓的穷养,其实是让孩子更加独立和坚强,然后知道如何正确面对生活。而不是在物质上面过度节俭。对此,养育男孩也要采用“富养”的方式,不然长大以后很难有所成就。
一、父母要多陪伴孩子,用爱包围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父母不仅要给孩子足够的物质条件,还要多陪伴孩子,有了家人的陪伴,孩子才能感到满足和喜悦,所以,陪伴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关键的一步。
小红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和孩子两地分居,小红一个月只能和父母相聚两次,而平时只有爷爷奶奶在身边陪伴,长此以往,孩子见到父母就像是见到陌生人,不敢上前打招呼,性格越来越内向,而父母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只要见面就说学习的问题。
有一次小红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不问缘由地就打了孩子,这让本来就不亲密的关系更加疏远,而父母不知道的是,小红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作文没写好,因为作文的题目是疼爱自己的父母。
本来性格就比较孤僻的孩子,如今在学习上也开始自暴自弃了,没有家人的陪伴是一方面,更严重的是父母不理解自己,让小红感觉自己并没有这么重要,还不如随便生活。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用心制作的东西被父母嫌弃,那将会是多么失望的事情。
二、家人要在吃穿用度上面和其他同龄孩子看齐,不能让孩子觉得低人一等
我们都知道,衣服的作用是为了保暖和遮羞,同时也是社交的一部分,在什么样的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至关重要。比如孩子小学的校服和初中的校服就是截然不同的类型,如果上初中的孩子依旧身穿小学时的校服,那么在同学眼里就是另类的存在。
在平时的穿着方面也是如此,孩子之间会产生攀比心理,虽然这种行为不好,但是适当地攀比对孩子的发展很有帮助。另外,孩子在穿着方面不能和其他同学存在较大的差异,否则孩子就会产生自卑感,从此远离人群,不和人接触。
三、家人不能在孩子学习方面节省,不然长大后的孩子见识短浅
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基本的物质,更需要丰富的学识,而且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目标要很明确,不能今天这样,后天那样,让孩子在学业上来回徘徊。另外,如果孩子需要大量的书本学习,家长更加不能吝啬,这是对家长最基本的要求。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学有所成,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让孩子多见识外面的世界。这样孩子的内心世界才会丰富多彩,如果从小就把孩子封闭在家里,只是学习基本的知识,那么孩子自然就会被社会淘汰。
孩子虽然年龄很小,但是可以很清晰地察觉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尤其是最外在的东西,如果和别人的差距较大,与父母交流之后得不到回应,那么自己为了不受别人的影响,就会自动远离,同时自卑心理在心中涌现。
虽然我们已经为人父母,但是我们对“教育”并不一定精通。我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习惯来教导孩子,而我们的经验并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科学。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果分享的内容和图片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另:大量读者还有没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手点亮“赞”和“在看”,以示鼓励!长期坚持输出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我们起早贪黑、周末不休
只为盯紧最新消息
求亲们送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