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抗战文化研究会方面获悉,
河南年龄最大抗战老兵卢喜才
于2021年9月6日逝世,
享年114岁。
央广网2015年曾刊文《老兵卢喜才——108岁不改军人本色》介绍,在河南省南乐县西邵乡霍苑村,有一位百岁老人。七十多年前,他当过村长,投过军,干过机枪手,跟日本鬼子拼过命。
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和习惯。当年,村里实行村长轮流制,年仅26岁的卢喜才当上了村长。那时正赶上鬼子建据点,大量的人力都被抓去修建炮楼。
卢喜才体恤乡亲们的疾苦,没有配合鬼子及时提供人力,因此被地主老财出卖,受尽了鬼子的酷刑。
上述刊文称,从军抗战的经历,却给卢喜才的生活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照顾卢喜才日常起居的儿媳妇李焕存告诉记者,老人至今仍保留着年轻时的军人本色。
每当有人来访,老人都是热情接待,迎来送往也从不嫌麻烦,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万岁”。
抗战老兵昔日英勇杀敌 晚年生活简朴
中国网2017年曾报道,记者与濮阳志愿者驱车两百多公里来到位于河南与河北交界处的霍苑村,专程看望这位河南省内年龄最大的抗战老兵,当时,卢喜才老人正在做着当地人的传统手工艺——“掐草辫”。
抗战胜利以来,卢喜才一直在村里过着平淡的生活。
据了解,卢喜才生于1907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1933年,他跑到距家不远的大名县龙王庙当兵,两年后升为连长。抗战爆发后,日寇入侵大名,他随部队与鬼子进行了殊死拼杀。
后来,卢喜才投奔了八路军,在冀鲁豫军区第四分区某机枪连当了一名轻机枪手,后到129师某重机枪连任班长,曾先后在河北南宫、大名、河南内黄、安阳等地跟鬼子打仗。解放战争期间,因为受伤住院错过了部队开拔,卢喜才与部队失去联系,回到了老家。
老英雄,一路走好!
澎湃新闻、中国网、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搜索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