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月经卫生日,希望帮助大家……

#女性月经从来都不止7天#

今天是国际月经卫生日,希望帮助大家#正确认识月经拒绝月经羞耻#。大家可能听多了关于痛经的科普,今天想讲讲经前综合征 PMS。

经前综合征被发现的历史并不短。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医生弗兰克(Frank R.)发现一些女性在月经前 7~10 天内会出现不安、易怒等一系列痛苦情绪和不适症状,月经开始后这种不适就会缓解,他把这种情况称为「经前期紧张(premenstrual tension)」。

而到了 50 年代「经前期紧张」被认为无法全面恰当地概括这一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这一概念被提出。

医学上,慢慢总结出经前综合征有几个典型的特征:

1️⃣周期性发作

2️⃣总在月经来前发作(1~7 天不等)

3️⃣月经来之后 1~2 天消退

4️⃣在情绪或身体上会有消极症状出现

我们会发现,PMS 症状隐匿且很难被测量和评估,而且往往因为随着经期到来的消退让人觉得「可能是我想多」了的错觉。

就好像如果我们和另一半说「我有点难过」「我很绝望」的时候,往往会被反馈的是「找点事情做就好了」「是不是太闲了」「别想太多了」,甚至会被说成「矫情」。

但事实上,这些行为、情感反应是有共性的,目前已有的记录有 150 多种身体、行为、情绪和认知症状,都归因进了经前综合症。

医学上,把连续 3 个月出现 4 种以上经前期症状的人纳入临床确诊为经前综合症,大约有 3%~8% 左右女性可被确诊。

1994 年的一份研究显示,如果把出现过任何一种形式经前期情绪或身体症状的女性都算上,那么 PMS 出现的比例估计高达 80%。

抛开我们在医学上对 PMS 的临床定义,确实有 80% 的女性的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因为月经周期变化带来的身体异常不适感。

现实中,的确有部分女性周期性的在经历或轻或重,多于一种的经前症状。

这些,首先应该被看到。

对于大部分女性,了解 PMS 才能更好地面对它。

目前的研究发现,PMS 的发生和激素的周期性波动密切相关。

和男性不同的是,性成熟后的女性体内的激素是周期性变化的,而且这个波动是巨大的,在月经来前 3~7 天的黄体期类固醇激素会出现骤降。

其中影响较大的与 PMS 表现最相关的就是神经递质 5- 羟色胺,掌管着人类情绪波动的重要物质。这对于一些身体敏感的女性来说,就会出现很明显的抑郁情绪。

虽然说,每个女性的激素波动都是相同的,但是刻在基因里对于激素波动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反馈到身体上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表现。

对于这类激素敏感的女性,每个月的身体里都在做过山车,波动-适应-再波动-再适应。

而反应到外在表现上,就可能在月经来前 2 天突然的失眠、低落,有些严重的女性甚至出现抑郁、自杀倾向,而到了月经来了之后,就会自行缓解。

应对的第一件事,是了解。

因为它的周期性消退,以及医学上对于 PMS 研究的有限性,目前并没有绝对有效的治疗方式帮助女性来缓解这种周期性出现的不适感。

如果已经发现自己有周期性的月经前的异常表现,不如跟着我们这样做:

1. 认真记录好自己的经期,记录下自己常出现的症状;

2. 给自己定个闹钟,在来前 3~7 天开始提醒自己「经前综合征」快来了;

3. 和你的家人、朋友谈论你的经前综合症;

4. 尝试运动,运动可以增加有益激素,减少抑郁情绪;

5. 做一些让自己舒服的事情:吃一顿大餐、去晒晒太阳,这些都会让你更好受一些。

今天是国际月经卫生日,希望帮助大家……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