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随着国家在这些年的深度调控,我国的房价已经不再是一路高涨的态势,而是走向了稳定、健康的发展道路上。而且从2021年1月1日起,有关部门还建立了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并实施了新的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进一步规范了我国房地产市场。
当然,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虽然已经逐渐稳定了下来,但房价依然还是比较高的。安居客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2月8日,北京、深圳的房价已经分别达到了58264元/㎡、57143元/㎡,而海口、济南的房价则分别达到了15448元/㎡、15412元/㎡。可以说,现在多数城市的房价都已经突破到了万元,很多人想要买房还是有压力的。
而且除了高房价以外,公摊面积的出现也令不少购房者“头疼”。因为人们在买房的时候,可能正常房子的居住面积只有70平方米,但由于公摊面积的存在,合同上的房子面积却显示有100平方米,这让很多人都觉得多花了不少钱。
公摊面积将被全面取消?
不得不说,人们对于公摊面积,还是比较反感的。表面上看,公摊面积包括楼梯间、公共门厅、过道等公共区域,都是业主们经常要使用到的地方,收费似乎是无可厚非。但很多人还是觉得公摊面积非常不合理,只是开发商为了多赚钱罢了。
而且关于公摊面积的收费标准和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由于公摊面积难以测量,有一些开放商就谎报面积,向住户采取多收费,而且关于物业费、取暖费等,不少小区也都是按照公摊面积计算的,而不是房子的套内面积。
因此,很多住户就觉得不公平,这样不仅自己买房子多花了钱,而且就连缴费也要按公摊面积算,实在是有点“亏”。值得一提的是,公摊面积还是李嘉诚率先在我国香港推广的,然后其被引入到了内地,并实现了普及。
从住户的角度来看,“公摊面积”似乎百害而无一利。所以近些年来,关于“取消公摊面积”的消息,一直都不绝于耳。而且此前也有消息称,到了2021年,有关部门将要取消公摊面积,引发了人们的广泛传播。然而,这个事情是真的吗?
住建部16字“定调”
“取消公摊面积”一直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曾经新华社就专门为此“发声”,提出公摊面积的存在有损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人民日报、光明网等也都纷纷表示公摊面积的存在,有违市场公正,引起了很多人的赞同。
不过,有房地产方面的专家认为,虽然大家都想取消公摊面积,但这未必是一件好事情,最后“吃亏”还是业主自己。因为如果不让开发商收取公摊面积的费用,那他们有可能会用提高房价的方式,弥补自己的“损失”。到头来,购房者们还是要花一样的钱。
当然,也有人认为,专家的这种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取消公摊面积对购房者们来说,一定是利好的,应该尽快实施。
其实,对于大家的争论,住建部早就给予了回应,那就是“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这16个字虽然不是说公摊面积一定会被取消,但这也表明了官方对此事的态度。或许未来,公摊面积真的会被取消。
如果公摊面积取消,买房的人会有补偿吗?
如果公摊面积真的被取消,那对于购房者们来说,也许真的是一件幸事。不过对于已经买房的人来说,这就有些无法接受了。毕竟自己买房时,已经付过了公摊面积的费用,如果突然取消,那自己岂不是“亏”了。所以很多人就想问,如果公摊面积取消了,那自己会得到补偿吗?
对于这个问题,某房地产公司的内部人员表示,想要得到补偿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在卖掉楼盘后,房地产开发商就基本与业主们没有瓜葛了,人们想寻求补偿可能连开发商的影子都见不到。况且,公摊面积本来就是一笔不小达到费用,如果一家最少补偿10万元,那整个小区的补偿费用就是一笔巨额数字,估计没人会愿意承担。
因此,如果公摊面积真的取消了,那已经买房的人很难会得到补偿。不过也有房地产方面的专家表示,相信有关部门未来在出台“取消公摊面积”政策时,也会考虑到已买房的人,为其提供一定经济补贴,所以大家也不用太过于担心自己买房“亏”了。
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你们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