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煦妈
我儿子是个调皮捣蛋的小孩,从小就脾气大,特别难带。
幸运的是家里几个带养人都对这个“难搞”的孩子疼爱有加,没有因为他的不乖巧减少对他的爱。
只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大人只会用最粗暴的方式“管教”孩子,因为自己的无能伤害着孩子却不自知,甚至指责不对孩子发脾气的人“慈母多败儿”。
01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突然想写这个话题,是因为上周家里刚发生了一场闹剧,看得我很是心疼。
小煦的好朋友来家里玩,小煦开心地拿出两把剑,挥舞着要跟好朋友分享这个新玩具,结果一不小心打到了奶奶的鼻子。
奶奶立马怒了,一把抢过剑在儿子身上抽了两下,一边怒吼“你打到我了知不知道,让你玩,现在就把你的剑扔掉!下次再打到我,我把你所有玩具通通扔出去!”
小煦涨红了脸,哇一声大哭起来,一边跑向门口乞求奶奶不要扔掉剑。
作为妈妈,那一刻对于儿子所受的委屈好是心疼,我可以对抗任何人,却对强势的奶奶无能为力。
事后,我把小煦拉到房间,抱抱亲亲后温和地说:刚才你打到奶奶的鼻子了,我知道你一定不是故意的,但是你确实经常做事不小心,影响了别人,咱们以后做事情小心一点好吗?
这么说还是有点抽象,到底是什么事情不小心呢?我帮小煦梳理了他经常犯的错误:
在游泳池拿水枪扫射,再三保证不会对着人,但是兴奋起来就容易射错方向;
和爸爸玩打架游戏时,一输就控制不住自己,开始拳打脚踢,经常弄伤了爸爸;
每次看我坐着或躺着休息,小煦喜欢冲过来亲亲抱抱,手脚却总是不知轻重地压在我身上……
以后每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我会温柔地提醒他要小心,怎么做才算小心,孩子明显接受了我的建议,努力地改正这个坏毛病。
我知道奶奶平时对小煦疼爱有加,只是那会儿正好心情差,又被横来一棍打得吃痛,不禁涌起怒火,对孩子又吼又打。这实际上是大多数带养人在犯的错误,以教育孩子的名义,宣泄自己的情绪。
02
为什么要扔掉玩偶?
昨天晚上一回到家,又看到小煦在哭,爸爸和奶奶也阴着脸,家里气氛十级难受。
一问才知道,小煦的鼻炎检测结果出来了,屋尘螨/粉尘螨过敏,爸爸下班回到家就和奶奶吭哧吭哧开始大扫除,还要把小煦最喜欢的几个玩偶全扔了,接着就是我看到的这个令人窒息的场景。
以爸爸和奶奶做事的“尿性”,可想而知他们和小煦的沟通方式就是没有沟通,只会不耐烦地对“嚎啕大哭”的小煦强调:这些东西太脏了,必须扔掉。
我抚摸小煦的头,鼓励他先冷静下来,然后蹲下来和他沟通。
我:周末你和爸爸去医院抽血了,还记得吗?
煦:记得!
我:因为你每天早上醒来一直打喷嚏,爸爸觉得你可能有过敏性鼻炎,所以才带你去医院抽血,现在抽血结果出来了,医生说你是尘螨过敏,知道什么是尘螨吗?
煦:不知道!
我:你可以理解为一些脏东西,比如你的床单、被罩、枕头、甚至空调、地毯中都有可能有大量尘螨,现在爸爸和奶奶正在清理这些东西,这样做可以让你的鼻子恢复健康。
煦:哼,可是我要我的玩偶!
我:脏的扔掉,然后妈妈给你买新的,好吗?
煦:那新的也脏了怎么办?
我:首先你要好好珍惜你的玩偶,如果实在又脏了,也可以扔掉再买。
煦:好吧!那你给我买个新的吧。
沟通后,小煦很快阳光起来,也加入了大扫除的队伍,还帮忙把一箱玩偶运到小区垃圾收集处,跟陪伴了自己几年的“小伙伴”们告别。
家里人知道小煦尘螨过敏后,马上进行大扫除,这是爱孩子的表现,可他们总是习惯性忽略孩子的心理感受,强制执行认为对孩子正确的事情,当孩子反抗时,就用更大的“怒火”镇压。
03
妈妈,我最爱的就是你!
类似的场景几乎是我们家的育儿常态,我在奶奶嘴里也落了个“慈母多败儿”的名声。
我坚信,对于情绪管理能力比较差,脾气大的孩子,以暴制暴只会阻碍亲子沟通的桥梁。以身作则,在日常小事中细水流长地向孩子演示正确的沟通方式,才是帮助孩子改善情绪管理能力的做法。
不过,当我真正听到孩子对我的“表白”,还是被深深地治愈了。有一天孩子一边涂着画,一边笑眯眯地对我说话。
煦:妈妈,我最爱的人就是你。
我:哦?为什么?
煦:因为你很好。
我:怎么好?哪里好?
煦:你不会气我。
我:哈哈,还有吗?
煦:你很温柔。
我(笑声越来越猖狂):还有吗?
煦:还有你爱我。
我(心化了):是的,我爱你。
在家里,小煦确实和我最亲近,然而从他嘴里得知最爱妈妈的温柔,我还是很开心。
孩子眼里的温柔,实际上是指我能用他可理解的方式,与他平等地沟通,在这个过程中重塑他的大脑,从天生倾向的防御式向开放式转变。
有一句话说家长的认知决定孩子的未来,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家长对孩子性格和心理的塑造,而这恰恰是被大多数中国家长忽视的。
我无法改变其他带养人,我只能用自己的力量成为孩子的“最爱”,并影响他成为一个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