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夸和不被夸的孩子,长大后过得是两种人生,而原因就在父母一句话

被夸和不被夸的孩子,长大后过得是两种人生,而原因就在父母一句话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前段时间,一位妈妈的短视频火了!

她录下了儿子的书包,试卷、纸张随意折叠,课本也涂鸦得破损不堪。她一边翻,一边还把儿子的书本、卷子扔在地上。

当她翻开儿子破烂的课本后,居然在封面背面上看到一句话:

“目标是清华和北大”!

被夸和不被夸的孩子,长大后过得是两种人生,而原因就在父母一句话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这位妈妈的第一反应,不是欣慰,不是鼓励,而是嘲笑。

她还解释了原因:

因为这小孩吧,平时就一点都不听话。

然后呢,目标还这么远大。

视频里的男孩可能习惯了妈妈这样的嘲笑,一直坐着一边沉思,但很多网友却坐不住了:

“我妈也总说,反正你也做不好,然后我索性就不做了。”

“我儿子书包倒出来也差不多这样,但和他在班里第一名不冲突。”

“这样的嘲笑。我会记一辈子。”

对于父母来说,这只是脱口而出一句嘲讽的话。

但他们没意识到,这种语言上的打击,对孩子的影响有多深。

大人否定的不是现在,而是一生

央视《心理访谈》有一期《啃老十年的背后》节目。

其中有个女孩,大学毕业10年了,却理直气壮待在家里啃老。

面对记者,她激动地指着母亲控诉:

“不管我做得怎么样,她就只知道泼冷水。”

女孩的记忆当中,父母永远是那么毒舌:

“将来你成事了,我给你跪下。”

“你要是能成事,狗都能成事。”

被夸和不被夸的孩子,长大后过得是两种人生,而原因就在父母一句话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妈妈想用激将法让女儿能把事情做好,却没想过,习惯性的“刀子嘴”,对于孩子而言,几乎是一种精神虐待。

久而久之,女孩越来越不自信,慢慢得上了心理疾病。

她无法正常和人交流,只能被迫在家待着。

小时候妈妈说她“成不了事”,长大后真的应验了。

生活中很多父母像这位妈妈一样,喜欢用“打击式教育”对待孩子。

孩子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可能会说:“不要骄傲。”

当孩子遭遇失败时,可能会说:“我说什么来着,现在怎么样?出问题了吧!”

父母不当回事的一句话,却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无论我怎么做都不能让你满意。

最后的结果是,孩子真的放弃了努力。

大人很可能没意识到,每一句脱口而出的贬低和吼骂,否定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当下,而是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嘴,就是孩子未来的命

网上有个很火的短片叫《一句话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很扎心:

被夸和不被夸的孩子,长大后过得是两种人生,而原因就在父母一句话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被夸和不被夸的孩子,长大后过得是两种人生,而原因就在父母一句话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被夸和不被夸的孩子,长大后过得是两种人生,而原因就在父母一句话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短片里的孩子,直到人到中年甚至白发苍苍,还清楚记得父母的每一句贬低。

巧合的是,小时候被说“不如谁谁谁”的孩子,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阴影下;

?小时候被说“生你是造孽”的孩子,长大后也把这句话说给自己的孩子;

小时候被说“废物”的孩子,长大后真的一事无成;

一句话可以毁掉一个人,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人。

苏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说:

“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催眠师”。

不管是假是真,孩子一定会当真。

孩子的生活是积极还是消极,全在父母一念之间。

父母的嘴,藏着孩子未来的路。

父母经常说的话,就是孩子的命运。

鼓励和认可,有点亮一生的力量

有个微博网友讲过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我学习能力差,学什么都很慢,理解力也不是很好。小学的东西很简单,大部分人同学都能考满分,我几乎没考过满分。每次都被老师留下来补习功课。”

但就算是这样,每次考试回家,妈妈一次都没有骂过她。

好几次,她很难过地问妈妈:“我是不是真的很笨?”

妈妈是这样回答她的:

“锅越大,开水就越慢。

他们的锅小,所以很快就开了。

但是你的锅大,得慢慢开。

你现在可能不如别人,但你以后会比别人做得更好!”

女孩在妈妈的鼓励下,考上了人民大学。

她骄傲地说:“老妈做过很多非常厉害的事情,但我觉得这就是她做过最厉害的事情了。”

如果经常鼓励孩子,孩子内心会有巨大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会转化为动力。

鼓励、赞赏孩子,能唤醒孩子心中的自我认同感,他才会向你期待中的方向前进。

当然,夸孩子也是有技巧的。

如果您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夸孩子,今天给您分享一个夸奖模型,叫FFC模型,翻译成中文就是三步:

事实(Fact)+感觉(Feeling)+比较(Compare)。

这个模型可以用夸奖的方式,解决很多让你头疼的育儿问题。

比如,孩子不爱收拾自己的东西,你说了很多遍都不改。你不妨放弃唠叨,收起脾气,仔细观察。

观察什么呢?观察孩子在这一方面的优点,哪怕他只是洗了一个碗,你也要抓住机会夸。

第一步,描述事实:“妈妈都没提醒,你就把碗洗了。”

第二步,阐述感觉:“洗得很干净,妈妈太开心了。”

第三步,进行比较:“你看你碗刷得多好呀,比妈妈刷得都干净。”

您不妨也试试,学会这3招,会让你的孩子慢慢改变。

比如,孩子成绩差,但总有做对一道题的时候吧,你就可以这么说:

“这道题不用妈妈教,你自己做对了,妈妈很欣慰,现在的正确率比之前高太多了。”

哪怕只是一道题,一首曲子,或者孩子某一刻努力的态度,你都可以用赞扬的方式,激励他朝更好的方向前进。

只有当孩子感觉更好的时候,他才能做到更好。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唐闻佳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