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疫情袭来,党员干部闻令而动。
毕节市科技局干部郭海林、姜光玫、陈治宇毅然投身抗疫一线。
郭海林
“向阳而行 ,光在前方”
10月6日零点,七星关区所有高风险区清零,抗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和其他“战友”一样,郭海林心里多了一分欣慰,10多天的坚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9月23日,市直第一批下沉七星关区抗疫一线的党员干部奔赴指定的区域,郭海林来到市西街道天河社区,参加天河路164户、488人的疫情防控服务。
△ 郭海林(左)在做入户准备
“海林,你们躺一下,到我们值守了。”夜里,市西街道天河社区的6名党员,两人搭档,两小时一轮。
△ 郭海林(左二)入户排查
9月24日,防护服穿戴好之后,郭海林进入楼栋逐户摸排,掌握楼栋住户的情况。
楼栋居民生活所需的一切都是“值守”内容。
每天一早,先将抗原试剂按人按户分好,先做抗原,再做核酸检测。一天一次,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 郭海林参与物资搬运
住户们的生活物资要配送,他们就化身快递小哥,按户分包、无接触式配送。这边,刚搬完赫章县海雀村捐赠的400件鸡蛋;那边,爱心人士捐赠的1000箱纸抵达社区……
10月1日,国庆节。郭海林们负责为住户派送国庆礼包,礼包里有蔬菜、水果、饮料等。每到一户,说上一句“国庆快乐”,住户回复“你们辛苦了”。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珍贵!
姜光玫
“疫线”女汉子
“光玫,这是你和你先生拍过最好的夫妻照……”
几天前,姜光玫朋友圈发了一张和丈夫参加小区志愿服务的照片,收到不少点赞。自七星关区静默管控后,她和丈夫就地转为志愿者,参与所居住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 姜光玫(右一)上门为老人服务
9月26日,接到市委组织部的通知,作为第二批选派到七星关区防疫一线的干部,她被分配到市西街道和平社区。由于有基层社区工作经验,临时支部任命姜光玫为网格长,具体负责松山路网格工作。
第一天走访下来,姜光玫就发现社区人员复杂,管控难度大。姜光玫向临时指挥部建议,志愿者同医护人员一道入户,将核酸检测和住户摸排同步开展,既方便群众,又掌握实际情况。
入户过程中,姜光玫动员辖区内居家办公的党员、社区积极分子参与疫情防控服务,建立了楼栋住户群,推行“社区—网格—楼栋—住户”精细管理模式,严格执行“住户不出户、人员不接触”的工作要求,防控工作效率迅速提升。
松山路网格不少住户年龄大、行动不便,没有使用智能手机,核酸检测不便,姜光玫用自己的手机为此类住户登记核酸检测信息。一下子,她在社区就多了很多“绑定亲戚”。
△ 姜光玫在分送蔬菜包
每天,姜光玫推着满满当当的生活物资,来来回回不知跑了多少趟。队友看她人虽瘦小,但干起活来一点不娇气,都称她是“女汉子”。
陈治宇
又披战袍再出发
时间倒回2020年大年初二,陈治宇在纳雍县昆寨乡千秋村的卡点,参加疫情防控服务工作。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他是疫情防控的指挥员,又是疫情防控的战斗员,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上。
这一次,接到市委组织部的通知,陈治宇再次奔赴防疫一线。
△ 陈治宇参与转运物资
9月29日6时30分,陈治宇和他的战友们已经开始一天的工作——为178户、438人进行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物资配送。
松山网格点大多是拆迁区域,楼房没有电梯,爬个六、七楼,汗水冒的热气就把眼镜片和防护面罩“蒸”得全是水珠。
任务完成,一看时间,晚上8点。刚准备歇口气,临时指挥部通知,三江花园小区需要卸载分装物资。
10吨萝卜,10吨洋芋……
一声“搞定”,已是凌晨3点30分。
10月3日,和平社区降为中风险区;
5日,和平社区降为低风险区;
6日,七星关所有高风险区清零。
看着不断向好的形势,他们的努力有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