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开工第一天
很多网友表示
“现在我听到两个词就能哭出声来——
今天,上班……”
今天的热搜第一也是#不想上班#
↓↓↓
看着手机中又活跃起来的工作群
大家纷纷感慨:
“上班了,咋就提不起精神呢?”
春节假期过后
却持续情绪低落?
不仅沮丧而且感觉疲倦?
……
这就是所谓的“节后综合征”!
快看看你中招了没
↓↓↓
节后综合征的表现
①消化不良→肠胃紊乱症;
②晚上不睡→拖延熬夜症;
③心烦气躁→疲劳焦虑症;
④孤单失落→节后思乡症;
⑤记性变差→间歇性脑空白症
以上“节后综合征图鉴”,有没有你的同款?
在纵情享受长假再次面临上班之时,很多人会出现对上班的恐惧,感叹长假就这么结束了,唉声叹气,甚至出现时间的错乱感。
而上班前几天,起床困难,感觉身心疲惫,比既往上班时更累,头昏脑涨,做什么都心不在焉,没什么兴趣,甚至有烦躁、郁闷、焦虑等情绪,严重者出现职业倦怠,这就是“节后综合征”主要表现。有些人在假期还没开始,已经开始了对“节后综合征”的担心。
节后综合征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是生活节奏打乱,破坏了惯有的生物钟。放假后,一下子有较多空余时间,节奏不再那么紧张,觉得难得放松一下,迷恋电视、网络,亲朋聚会、娱乐玩耍、外出旅游,加之除夕夜守岁,熬夜成了必然现象,休息的时间反而比平时上班时还少,作息时间和规律被打乱,扰乱了生物钟。
其次是节日期间饮食不合理,暴饮暴食,甚至烟酒无度,造成营养搭配不均,身体各器官超负荷运转,功能紊乱,也导致体重剧增。
第三是缺少运动,难得放松,迟睡迟起,又忙于走亲访友,没有时间与精力进行适当运动。
别慌!这些养生指南
可以帮助你告别“节后综合征”
平稳从假期模式过渡
↓↓↓
视频来源:CCTV3
心态排No.1
北京回龙观医院减压中心主任孙春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良好的心态将会在复工后扮演重要角色。“复工后,建议大家采取‘行动原则’。通过投入到新的事件中,来排解假期后不适应的困顿感。”对此,可以按照轻重缓急对工作任务进行划分。安排难度较低的工作率先完成,反而能提升效率。
孙春云介绍,一般情况下,复工后约2-3天疲惫感会减弱。“春节过后,大家连上7天班。步入正轨后,工作节律渐渐会恢复正常。”
而当复工后感受到负面情绪时,可以回想假期中的幸福时刻,并通过腹式呼吸的方式来调整心态。此外,孙春云介绍在假期结束前2天提前调整作息,能更好应对“春节综合征”,“返乡人员在初五回家是最好的选择”。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和大鱼大肉说拜拜
春节期间,多次聚餐饮酒会一定程度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肠道无法彻底分解大量摄入的脂肪等物质,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受损。
对此,有专家曾建议道,每日清晨可空腹饮一杯温开水,以促进新陈代谢。此外,可以在节后选择养胃促消化,能促进肠道迅速排出毒素的食物,如山楂、魔芋、草莓等。而每日下午补充一杯酸奶,同样能帮助胃肠道恢复肠胃菌群平衡。
节后保证三餐规律的同时,可以用水果、坚果、奶制品等代替部分甜点和膨化食品。
而在复工初期,可以适当增加碳水摄入量。因为大脑主要营养来源是碳水,成年人大脑每天至少要消耗约100克碳水。对于脑力劳动者而言,碳水能从某种程度上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工作节奏。
运动助你减少负面情绪
相关专家指出,运动能使人放松且感到快乐,从而减少负面情绪。慢跑、游泳、健步走、羽毛球等有氧运动,都有助于缓解压力。30-45分钟的净运动时间中,有氧运动和拉伸运动的组合会提升睡眠质量,抗疲劳。围棋、桥牌等智力运动,能让人心境平稳。
此外,复工后在上下班途中以步行或骑行方式进行微运动有助于“消化”赘肉。而在假期过后进行一次大扫除同样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据悉,拖地板15分钟相当于中速步行2000步的活动量,可以消耗掉60千卡左右的热量。孙春云介绍道,适当增加体力运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占比,能有助于调节情绪。
复工后由于工作积压,想必“久坐族”的人数会进一步增加。而这会对腰椎、颈椎带来更大挑战,午休时间进行适当活动拉伸能缓解久坐不动造成的关节僵硬以及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引起的酸胀。
总之,动起来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元气满满。
新闻多看点
8招找回节后好状态
助你满血复活!
↓↓↓
来源:羊城晚报、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
编辑 | 早鱼
审核 | 水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