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淮海,不误春光。第五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于3月23日至24日在临沂市召开。
古话说,“喜到成双,福来是五”。在闰二月里,在第五届盛会之前,让我们带着满满的期待,乘上开往春天的列车,一览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最新成效,共同驶向“幸福下一站”。
一路淮海:手牵手,让我们同向而行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淮海经济区十座城市,行在一途,走在一路,方向明确,更能激发区域协同发展的“化学反应”。
2021年11月,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深入推进淮海经济区建设,支持徐州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2022年3月,全国“两会”审议通过的《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首次将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区域协同发展获得国家层面更大力度支持。
目前,《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组建了由16位专家和各成员市业务骨干组成的规划编制组,召开了四省发展改革委和各成员市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确立了“国家指导、省级协调、市级为主、多方联手”的工作机制。纲举则目张,这份《发展规划》必将成为十市相聚、十指连心的共识基础。
一片蓝海:肩并肩,拼出新时代气象
无形的“路”向着协同发展的地平线延伸,有形的路也在淮海大地交织成网。“要想富,先修路”的朴素道理早已无需赘言,目标“洼地崛起”新蓝海,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从一开始就把区域互联互通放在了重要位置。
高铁方面,鲁南高铁全线贯通,雄商高铁与鲁南高铁并行段、淮宿蚌城际铁路淮北段、商合杭高铁商丘段等加快推进,徐菏高铁、徐枣城际路线方案基本稳定;
公路方面,枣菏高速、德上高速菏泽段、京台高速改扩建济宁段、徐淮快速通道南段建成通车,徐淮阜高速公路淮北段、阳新高速菏泽段、宿连高速一期等一批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建设,济宁至商丘高速、台睢高速等一批项目初步设计获得省内主管部门批复;
航空方面,济宁新机场、商丘机场、观音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等加快推进,枣庄翼云机场正式启动建设;
水运方面,新万福河航道一期工程顺利通航,京杭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济宁段)航道“三改二”工程、京杭运河枣庄段二级航道疏浚工程交工验收,浍河、沱河等航道整治加快推进,徐宿连航道加快推进。
淮北开通到连云港港等海铁联运班列,连云港上合物流园专用铁路开通运营,商丘市中欧班列开行;徐枣、徐萧等多条城际县际公交路线陆续开通。区域内多式联运水平正在持续提升。
空间意义上的道路,拉近了朋友之间的距离;产业协同之路,则发展出多个充满潜力的走向。
在金融领域,淮海经济区投资基金带动作用不断释放,截至目前,已撬动基金规模25.89亿元,项目覆盖区域近一半城市;
在创新领域,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加速构建,成功举办淮海经济区高校技术成果对接暨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工作研讨会,区域12个项目参与路演。
在要素领域,一体化要素市场不断“扩容”,菏泽市着力打造中原技术交易市场,徐州与淮北、济宁等市土地二级市场对接,推动跨域流转土地资源。
在平台建设领域,园区合作共建深入推进。徐州市、淮北市签订《结对合作帮扶协议》,共建徐淮产业合作园区;宿徐现代产业园已承接长三角产业及淮海经济区转移企业100多家;萧泉工业园建成面积四千余亩,来自徐州等区域转移企业20家;在淮北市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目前已有16个区域项目落地。
一窗花海:背靠背,共享美丽新生活
同一片蓝天,同一汪碧水,承载着淮海经济区10座城市共同的发展基底,也装点着千万人民群众共同的和美家园。
区域各市共同采取减排措施,并于2022年5月联合发出《关于做好秸秆禁烧联防联控的倡议》,提升淮海经济区大气环境质量;
2022年11月,《骆马湖水环境保护条例》在徐州、宿迁两市同步实施,实现了淮海经济区城市间首次开展紧密型协同立法;
围绕南四湖等跨省域水体,多市分别签订协议、制定保护计划和行动计划,协同推进域水环境持续改善;
对隐蔽在边界地区落后生产工艺的“散乱污”企业,多市进行联合执法,促进边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协同发展,美了绿水青山,也美了民生内涵。
淮海经济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设置专窗62个,拓展住房保障、不动产登记、医疗保健等领域78项政务服务事项“同城共享”;
淮海经济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了住院、门诊、药店联网结算,徐州、宿州、淮北签订了《跨省异地就医基金监管协同联查合作协议》,推动建立医保基金监管区域合作机制;
根据区域文旅一体化发展相关协议,各地文旅部门推出系列特色文旅活动,以“淮海之美”凝聚“淮海之魂”;
人力资源服务方面,淮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入驻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3家,淮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功开园;
应急救援、法律服务、市场监管、警务协作等方面,也有一系列新框架、新办法、新平台、新实践,为群众平安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
时代在不息前行,形势也常常转换。淮海经济区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协调发展、要素流动、计划规划、制度建设……这些顶层设计,从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项目进展、产业趋势、民生诉求等因素需要实时更新。这也是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定期召开、高质量协同发展内涵不断更新的意义所在。本届盛会将开出怎样的团结之花、发展之花、幸福之花?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