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镜头下的宇宙摇篮:Pismis 24 星团新图曝光,距地球约 5500 光年

IT之家 9 月 6 日消息,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官网于 9 月 4 日发布博文,分享了一张新图片,展示了星团 Pismis 24 的壮观影像,该星团位于距地球 5500 光年的龙虾星云(Lobster Nebula,NGC 6357)核心区。原图大小为 122.4 MB,点击这里直接下载 TIF 格式,原文地址可以访问这里。红外镜头下的宇宙摇篮:Pismis 24 星团新图曝光,距地球约 5500 光年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这张图片由韦布空间望远镜的近红外相机(NIRCam)拍摄,在红外波段抓拍到数千颗珠宝般璀璨的恒星,并通过合成呈现了恒星形成的混沌之美。图像中心最亮区域,是双星系统 Pismis 24-1,这个曾经被认为是已知最大质量单星的天体,现已被证实由至少两颗恒星组成,质量分别为 74 和 66 倍太阳质量,仍属于迄今发现的最大质量恒星之列。IT之家附上相关视频如下: 虽然在此影像中无法分辨出个别恒星,但这两颗恒星都位于锯齿状橙色尖峰上方的恒星群中心,最高尖峰正指向该位置。星团中质量最大的成员会呈现六芒星衍射斑,而数百至数千颗较小的成员星根据恒星类型和包裹它们的尘埃量,则呈现白色、黄色或红色。这张图片被天文学家认为是恒星形成机制的可视化解读。星云中的气体和尘埃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形成高密度区域,在质量累积至临界点时即触发恒星诞生。 新生的恒星通过核聚变点燃后,又会通过电离氢气体和产生大规模恒星风反馈作用于星云环境。这种反馈机制压缩周围尘埃,进一步促进新一代恒星形成,构成恒星诞生与星云演化的循环系统。为帮助理解图像中的空间尺度,研究人员指出图中最长的尖峰结构从顶端至底部长达 5.4 光年,仅该尖峰顶端的宽度即可容纳超过 200 个太阳系并列排列。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图像仅覆盖 NIRCam 相机的视场范围,实际星云结构向四面八方延伸更远,暗示着还有更多恒星形成活动未被纳入镜头。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蓝鸢梦想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