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乱象,合规企业回收电池抢不过小作坊

IT之家 10 月 15 日消息,据央视财经昨日报道,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 3140 万辆,首批享受 8 年质保的动力电池已进入退役期,叠加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本应让退役动力电池迎来开发高峰,可现实却是合规回收企业不仅电池回收量不足,甚至回收电池抢不过小作坊。央视曝光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乱象,合规企业回收电池抢不过小作坊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浙江某拆车厂负责人直言:一块退役电池往往有好几路买家盯着,正规“白名单”企业和小商小贩同台竞争,报价根本拼不过小作坊。小作坊几十万元就能开工,拆解成本压到 1500 元以内,还能靠“不带税票”降低交易成本,甚至能比合规企业高出 20%-30% 的价格抢货。武汉一家“白名单”企业透露,收上来的新能源车中 80% 都没了电池,全被私人或黑作坊提前截走,一块电池转手就能卖大几千甚至上万元。让人忧心的是,部分回收点紧邻居民区,电池模组随意堆放,鼓胀、磕碰的电池随处可见,既无消防设施,也无防爆防泄漏措施,具有安全隐患。IT之家从报道获悉,目前国内电池回收相关企业已超过 18 万家,其中就有游走在“灰色地带”的非合规小作坊。与小作坊相比,“白名单”企业由于在厂房建设、技术工艺、环保治理等方面都投入巨大,反倒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而退役电池利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梯次利用,二是再生利用。梯次利用指当电池容量降至 50% 至 80% 时,会被拆解、重组,作为储能或应急电源继续服役。而当电池容量不足 40% 时,通常会进入再生利用环节:电池被破碎处理,从中提取锂、钴、镍等关键金属,再经提炼加工,化身为全新电池。与正规“白名单”企业不同的是,小作坊把报废的新能源车的电池拆下,简单检测、分拣,然后迅速转手卖到各地的修理厂。光是电池,就足以覆盖整车的收购成本,其他零件还能继续拆解出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建新表示,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体系面临多重挑战:法规标准不健全、盈利模式不清晰、责任主体不明确。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从源头加强对退役动力电池的规范化管理,将车企和电池企业纳入回收利用的主体责任体系。央视曝光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乱象,合规企业回收电池抢不过小作坊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蓝鸢梦想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