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9 日消息,据澎湃新闻 11 月 8 日报道,国家广电总局已下发专项治理工作提示,自即日起至 2026 年 3 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不良动画微短剧和动画短视频网络传播专项治理。此次治理首次将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类、漫画类、表情包类等动画形式微短剧纳入分类分层审核体系,将重点清理无底线恶搞、低俗擦边、以暴制暴、极端复仇、畸形婚恋观等不良内容,严禁使用丑闻劣迹人员形象声音制作素材,禁止传播已下线真人微短剧的动画改编版及儿童熟知动画形象的恶搞二创。报道提到,即日起,未按现行微短剧管理规定完成事前审核并标注编号的新增动画微短剧,一律不得上线。存量合规作品需在 2026 年 3 月底前分阶段补办备案手续。2026 年 4 月 1 日起,所有未履行备案程序的存量作品将被强制下线。央视新闻今年 9 月报道称,北京市网信办启动了 2025 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整治工作,指导网络平台清理涉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发布了一批典型案例:市场调研机构 Omdia 于 10 月 21 日发布报告称,到 2025 年全球微短剧收入预计将达到 110 亿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783.63 亿元人民币),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短篇剧本视频形式,微短剧通常每集只有两到三分钟并以连载形式呈现,已经成为移动优先的视频娱乐中的重要类别。报告称,得益于庞大的观众规模和移动观看趋势,中国市场贡献了 83% 的总收入。中国之外,美国位居国际市场首位,其次是日本、韩国、英国和泰国,这些市场的微短剧接受度持续增长。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蓝鸢梦想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