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新突破:“最奇特”拓扑超导体 PtBi₂ 被发现,将成未来计算机的基石

IT之家 11 月 20 日消息,科技媒体 Phys 昨日(11 月 19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科学家首次在拓扑材料铂铋(PtBi₂)中,成功证实了一种仅存在于其表面的新型超导现象,相关研究于 11 月 19 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德国德累斯顿固态与材料研究所(IFW Dresden)与量子材料卓越集群(Cluster of Excellence ct.qmat)的研究人员发现,铂-铋-2 化合物(PtBi₂)内部首次成功结合超导性与拓扑材料两种强大的物理现象。IT之家注:超导(Superconductivity)现象自百年前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物理学研究的重点。当特定材料冷却到足够低的温度时,其电阻会完全消失,电流可以在其中无损耗地流动。这种独特的性质让超导体在医院的核磁共振成像仪(MRI)、高灵敏度磁场传感器等尖端设备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现代科技的重要基石。另一方面,拓扑材料(Topological Material)是近年来才被发现的一类新型量子材料。其最奇特的性质在于,材料的表面与内部特性截然不同,例如电流只能在其表面稳定流动,而内部则类似绝缘体。更重要的是,这种表面电流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几乎不受划痕、杂质等外部缺陷的干扰,因此被视为未来量子计算机等前沿技术的理想候选者。铂-铋-2 化合物外观上它只是一块普通的灰色晶体,但电子在其内部的运动方式却颠覆了以往的认知。该团队继 2024 年证明其表面具有超导性后,此次进一步发现其超导机制的独特性,并证实了其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巨大潜力。物理学新突破:“最奇特”拓扑超导体 PtBi₂ 被发现,将成未来计算机的基石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铂-铋-2 化合物的奇特性质可分三步理解:首先,它是一种拓扑材料,其电子与晶体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让一部分电子被牢固地“限制”在材料的上下表面,这种拓扑性质非常稳定。其次,在低温条件下,这些被束缚在表面的电子会配对形成超导态,实现零电阻导电,而材料内部的电子则保持普通状态。因此,二铋化铂天然形成了一种“超导三明治”结构:上下两层是超导体,中间夹着普通金属。最后,莱布尼茨固体与材料研究所的谢尔盖・鲍里先科博士团队通过高分辨率测量发现,二铋化铂的电子配对机制极为特殊。该材料内部存在着 12 个韦尔锥(Weyl cones),其表面则形成了连接这些锥体的“费米弧”(Fermi arcs)。当材料进入超导状态时,一个关键现象发生了:超导并非出现在整个材料内部,而是主要集中在这些表面的费米弧上。物理学新突破:“最奇特”拓扑超导体 PtBi₂ 被发现,将成未来计算机的基石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并非所有表面电子都会配对,沿六个对称方向运动的电子会始终“拒绝”配对。这种现象反映了其表面原子排布的三重旋转对称性。与常规超导体中电子向各个方向均可配对不同,二铋化铂是首个被证实具有六重旋转对称性受限配对的超导体。鲍里先科博士表示:“我们从未见过这种情况,其电子配对的形成机制目前仍是一个谜。”这项发现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为捕获难以捉摸的马约拉纳粒子(Majorana particles)提供了全新的途径。理论计算表明,二铋化铂的拓扑超导性,让其边缘能够自动产生并“囚禁”马约拉纳粒子。这种粒子是构建拓扑量子计算机的基础,其独特的“电子分裂”特性可以有效抵御外界干扰,从而制造出高度稳定的容错量子比特。有趣的是,铂-铋-2 化合物展现出一种“反常”的拓扑特性:其顶部和底部的表面马约拉纳锥携带的拓扑荷(缠绕数)恰好相反(分别为-1 和 +1),这种非对称现象在纯二维材料中无法实现。尽管这一发现意义重大,但将其应用于量子计算仍面临挑战。由于铂-铋-2 化合物的材料内部是金属性的,会干扰到表面拓扑准粒子的稳定运行,而这些准粒子的隔离是实现容错量子计算的关键。不过,研究人员提出了解决方案,例如使用超薄样品来削弱内部体态的影响,或通过施加磁场破坏时间反演对称性,从而精确调控表面的马约拉纳态,使其成为可用的量子比特。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蓝鸢梦想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