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要闻盘点】
央行传递重要信息:金融数据超预期 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
10月14日,央行发布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并举行发布会,传递了两个重要的信息。一是,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均超市场预期。二是,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自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应该允许宏观杠杆率有阶段性的上升,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
点评:今年情况特殊,应该说前期的工作都对今年实体经济增加新增债务创造了条件和空间。
9月CPI今日公布:涨幅或时隔18个月回归“1时代”
15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多家机构预测,随着猪肉价格走低,CPI涨幅或有所回落。“二师兄”上涨步伐放慢下,8月CPI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9月CPI涨幅会如何变动呢?先来看看多月来在CPI涨幅因素中稳居“C位”的猪肉价格。
点评:虽然9月份CPI涨幅料小幅回落,但考虑到消费回暖,零售市场需求提升,预计四季度CPI涨幅会在2.2%-2.4%之间。
MLF料量稳价平“补水”待下周
按惯例,央行今日将开展10月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此次操作延续超额续做的可能性较大,但对操作量不宜期望过高。在中国经济稳定复苏、供需表现提振增长信心、社会融资合理增长的背景下,货币调控不会松动,MLF利率料继续走平。预计10月流动性操作可能相对集中于下周。
点评:本月MLF操作可能比较平稳。基于此,10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难有变化,进一步降成本将主要靠疏通政策传导、金融系统让利来实现。
314.25万户 新基金认购户数创历史新高
昨日,华夏和汇添富两家基金公司发布基金成立公告,至此,5只创新未来基金全部成立,基金行业一场创新销售活动圆满结束。统计数据显示,蚂蚁平台庞大的客户群体显示出威力,5只创新未来基金的认购户数合计达到近1360万户;华夏创新未来基金以314.25万户创出单只基金认购户数的新纪录。
点评:蚂蚁独家代销,显示出互联网平台在新基金发行上的实力,这次的销售数据值得行业重视,未来或许会有基金公司加大与此类平台的合作力度。
险资前8月股票投资收益率超8% 远超其他大类资产配置
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上行,险资股票投资收益持续走高。《证券日报》记者近日从相关渠道获悉,截至今年8月末,险资股票投资(不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余额为17578.64亿元,投资收益率达8.95%,是险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收益率(1.22%)的7.34倍,是险资银行存款收益率(2.45%)的3.65倍。
点评:与险资股票投资相呼应的是,今年以来险资通过各种方式持续流入A股。
央行:前3季度新增社融近30万亿 金融暖流涌向实体经济
三季度金融货币数据出炉,支持实体经济成效明显。人民银行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26万亿元,同比多增2.6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6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01万亿元。
点评:目前信贷和社融增速仍是合理增长,还没有到偏快增长。应该允许宏观杠杆率有阶段性的上升,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
券商10月下半场投资策略:聚焦“十四五”规划主题机会
双节消费数据验证市场强劲的复苏趋势,资本市场改革也超出预期,利好A股市场。“十一”长假过后,10月份很快迎来了“下半场”。对此,机构认为,金秋开启,应该趁势而进,产业政策密集出台,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十四五”规划的相关投资机会。
点评:预计推动双循环新格局建设、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仍将是“十四五”规划的政策主线,可以重点关注科技创新、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方面的市场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