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一名男子在进博会上体验与乒乓球机器人对战。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周旭辉彭鹏摄
浙江新闻客户端讯 想知道中国市场有多大魅力,看看上海进博会上抱着名片满场飞的买手就知道了。当全国最专业的买手集聚进博会时,带来的可都是百万级别的大单签约。
“中国市场以后就是世界市场,现在各国商家都带着自家特色商品希望进入中国市场,在这里有一席之地。”一位一天收到200张名片的浙江买手,用“挤破头”来表达他的感受。但更深层次的变化正悄然发生。
埃塞俄比亚的新契机
如果不是特别留意,你很容易错过埃塞俄比亚的Gera咖啡豆展台。
这是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第一次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也是首次参加进博会。
11月6日上午,埃塞俄比亚咖啡豆在进博会上宣布入驻天猫国际,2000包Gera耶加雪菲咖啡豆将在今年“双11”上线。“我知道中国市场容量不止2000包,但再多一包我都拿不出来了。”Gera品牌电商项目负责人陈晓钰说,埃塞俄比亚之前都是生豆出口,熟豆出口还是第一次,因为要出口中国市场,由中方投资,埃塞俄比亚有了第一个现代化的熟豆工厂。
“我们把设备、包装材料都买过去,投资了大约300万美金,在原产地建了熟豆工厂,再把熟豆空运到中国。”陈晓钰说,为赶上进博会,Gera咖啡豆搭乘两架货机连夜运往中国,进入天猫国际保税仓加急清关,如期在进博会期间上架。11月,阿里巴巴和埃塞俄比亚政府共建eWTP满一周年,“我们通过eWTP项目和Gera有了接触,这是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第一次以成品形式出口,这样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本最低,一来不用在中国开设公司,二来由宁波保税仓发货,他们要做的,就是提供产品。”天猫进出口事业群公共事务副总监陈畅言说,这让当地咖啡豆进军中国市场省心省力。
对Gera来说,试水中国市场是打开亚太市场的第一步。“如果中国市场销量不错,我们和天猫有进军东南亚以及俄罗斯市场的计划。”陈晓钰告诉记者,这将进一步提升当地熟豆工厂的产能。
埃塞俄比亚咖啡属于高地咖啡,耶加雪菲是当地一个小镇的名字,海拔大约在1700米至2100米,“所有的咖啡豆都要靠人工采摘。我们为埃塞俄比亚开辟的不只是新市场,还有新供给。”陈晓钰说。
联手推出一个爆品
韩国三养集团的火鸡面,在进博会上遇到宁波宁兴优贝这个买家,成就了一款“爆品”。
“你看我们这个展位,今年是第一次独立成展。”宁兴优贝有限公司大贸部销售总监姜方杰连续3年参加进博会,和韩国火鸡面结缘就是在去年进博会上,宁兴优贝签了30亿元的火鸡面订单。今年追加了35亿元,“中国已经是韩国三养在全球最大的市场了。”姜方杰说。
“最辣的火鸡面”,正是这次进博会的看点之一。很多人慕“辣”而来,宁兴优贝直接推出了新品——3倍辣的火鸡面。这是他们和韩国公司沟通后的结果,“这是根据中国市场的反馈,三养新开发出专供中国消费者的口味。”不断增长的销量让宁兴优贝与韩国三养交流时有了更多话语权。
这次进博会,国内很多经销商慕名而来。来自义乌的一家经销商,去年签了2000万元的订单,因为在当地销售实在太好了,今年进博会第一天他就赶来,要求再签5000万元的订单;上海的一家小饭店,把火鸡面当作外卖品类之一。
大幅增长的销售业绩让这家韩国企业的合作忠诚度极高。记者发现,在三养食品的展位上,除了堆放着不同辣度的火鸡面,还有各种单独包装的辣味酱料和休闲食品,宁兴优贝和韩国三养的合作产品清单在不断增加。
姜方杰分析这种越来越紧密的深度合作:“我们已经不只是单纯的买家,而是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推手。”
为中国工厂做出改变
对郑栋来说,逛第三届进博会更像是和老朋友“叙旧”的一次机会。通过前两届进博会,他所在的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采购了一大批日本、德国等国的设备。因此,郑栋在进博会上结识了不少外企中层。走在展馆里,不时有人和郑栋打招呼,日企负责人黄义便是其中之一。
“这位可是我们厂里的‘常客’!”郑栋向记者介绍,黄义是日本装备生产企业山崎马扎克的浙江区业务负责人,而“大和”正是他们在浙江的重要客户之一。去年,仅郑栋所在的公司真空技术事业部,就向山崎马扎克采购了13台套大型设备和一条柔性生产线,价值超过5000万元。如今,黄义几乎每隔一个月就要去一次“大和”的工厂。
“除了调试设备,更重要的是我要到车间一线了解客户的最新需求。”黄义说,和许多浙江企业一样,“大和”的产品更新迭代很快,他们对自动化生产设备也有许多非标准化的个性化需求。“有时他们会主动找我们,我也会带着团队上门了解新产品,对生产设备作出相应调整。”
对于中国大客户,如今山崎马扎克不仅“有求必应”,而且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只要三四个月,山崎马扎克就能把我们的一些设想落实在新设备上。”郑栋说,过去他们向跨国企业定制设备,少说也要半年以上的周期。像山崎马扎克这样的行业巨头,能如此高效地为一家中国企业专门创新研发,“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不仅仅因为山崎马扎克在浙江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更在于和浙企的合作,更是我们推动产品升级迭代的绝佳契机。”黄义说,在5G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不少浙企走在行业前沿,他们的创新诉求往往代表行业发展趋势,因此山崎马扎克格外重视。在和浙江企业的合作中,山崎马扎克也得到成长。
黄义举例,过去公司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基本是按照传统汽车生产的需求设计的;如今浙江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迅速发展,提出了不少颠覆性的设备生产需求,因此他们也在不断调整。从2018年开始,山崎马扎克就重点针对新能源汽车生产设备的需求,主动向客户收集创新诉求,跟上产业发展节拍。
说到今年进博会上“大和”准备签的订单,郑栋还没开腔,黄义就颇有信心地说:“肯定少不了!”原来,今年以来山崎马扎克在浙江市场的销售大幅增长,较去年翻了一番,包括“大和”“旭升”“拓普”“佳菱”等在内的重要客户都在加快转型。因此,黄义对本届进博会的成交成果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