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安徽合肥的程先生有些闹心
去年11月份
因迟到被扣3000块钱
他认为这个罚款缺乏依据
于是向当地媒体爆料
接着
记者就去了解情况
但是没想到
公司股东许某出言不逊
记者来到了这家公司,在门口刚好遇到开车过来的股东,上前去询问时,没想到直接遭到了辱骂,开口就是“滚蛋”!还对记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灵魂拷问”。
“你是哪家公司的?
你领导是谁?
备案了没有?
有没有相关的证件?”
更可笑的是
在此事成为热点新闻后
这名股东却表示
“希望回到法制本身,
不要采取不好的引导。”
该公司的另一位股东表示,许总是一个性格比较急躁的人,但他并不是一个坏人。那天之所以会问记者那么多问题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您的记者身份到底是真还是假”。
同时为许总的“爆粗口”行为道歉
目前,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已让单位提供考勤、绩效等证据,并表态,不管是新创业还是别的什么模式,都要依法依规。
虽然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已经介入,但是该公司这番回应,真让人领教了“你和他谈事实,他向你爆粗口,你曝光他出言不逊,他却回过头和你谈法律”的厉害。
客观来说,这起事件中的员工有错在先。因为他在去年11月份迟到了3次,所以被扣了3000元工资。毕竟,如果企业无法约束员工,动辄轻纵员工迟到,势必影响企业正常运转。
公司制定规章的初衷,本应是让员工上班准时、高效,借迟到之名高额扣工资实则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变相将员工当廉价劳动力或免费劳动力用。更别说,另有消息称,这家公司里,员工迟没迟到,全凭领导一张嘴来点名。而在该新闻的相关评论区,有不少控诉在该公司上班,却没有拿到工资的辞职员工。
必须强调,上班赚钱,天经地义,并不是老板的施舍。
其实,不尊重舆论监督,不尊重员工的公司,走不远的。随意克扣员工待遇,只会让人远离、逃离。好的公司里,应该是公司和员工相互尊重,相互成全。
再说,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消息瞬间能传到各地,一个公司的名声坏了,不说有谁愿意来到这里工作,又有多少公司愿意与他们做生意呢?
在当地劳动部门介入调查后,该公司还在辩解,称公司的工资就是1600元,否认扣罚工资一事。但公司与小程聊天记录里又是怎么回事?难道不是嘴硬吗?
不管是呵斥记者滚蛋,还是克扣员工工资,以及聊天中透露出来的傲慢,都深刻地表明,这家公司有问题,值得有关部门深入调查。不仅要查“迟到一次扣1000元”这件事,更要查一查网上多名前员工称其拖欠工资的事。建议劳动部门公开投诉电话,以方便大家维权,然后依法依规处理。
最新消息称,涉事公司的一位股东进行了道歉。不管是就扣罚工资道歉,还是就辱骂记者道歉,或是两者皆而有之,态度变软是件好事。那不妨诚恳一点,好好配合,接受调查。
你怎么看?
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