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端到 PC、手机,2025 年拥抱 AI 已是大势所趋。不仅从事 AI 相关行业的开发者和创业人群数量激增,普通消费者和自由职业者也能从 AI 应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效率提升。针对 AI 时代的需求,PC 厂商也顺势推出了更加便利、灵活的市场解决方案,比如咱们今天要聊的这台惠普 Z2 Mini G1a 迷你 AI 工作站,它搭载了专为 AI 时代量身定制的超大杯 AMD 锐龙 AI Max 300 系列处理器,NPU 算力高达 50 TOPS。那么它的表现究竟如何,一起来看看吧。惠普 Z2 Mini G1a 迷你 AI 工作站采用了小巧、简约的机身设计,外观符合工作站类型设备的气质,但相比传统工作站的外形,设计更显时尚、潮流。
不同于一般工作站四四方方的铁盒子造型,惠普 Z2 Mini G1a 迷你 AI 工作站的外壳采用了拼接设计,2 个 U 型外壳包裹住上下左右,大弧度的倒角弯折让机身看起来非常圆润。做工细致,品质感满满。
惠普 Z2 Mini G1a 迷你 AI 工作站提供了横向和竖向两种摆放方式,显得更加灵活。在默认的横向摆放状态下,机身左侧提供了一个 10Gbps 速率的 USB3.2 Type-A 接口,一个 10Gbps 速率的 USB3.2 Type-C 接口以及 3.5mm 音频接口。
前面板采用大面积棱形格栅外开孔,内部则是一组亮面凹陷处理的棱形格栅,两侧遥相呼应在光线照射下很有质感,好似经过了金属 CNC 切削一样,最里面还有一层更小开孔的金属格栅用于散热。面板左侧提供了带有白色指示灯的电源按键,右侧还有标志性的经典薯条标,整体元素搭配起来不仅不呆板,反而给人一种精致小巧的时尚感。
通过侧面可以看到,横向放置和竖向放置下,对应的底面都有脚垫支撑,防滑又避免外壳与桌面刮蹭。
尺寸方面,惠普 Z2 Mini G1a 迷你 AI 工作站的实测数据为 200*163*85mm,单机重量约 2543g,电源为内置设计。
机身背部的上方也提供了棱形格栅设计,用于出风散热。下方则是丰富的接口,从左到右依次是一个 2.5 千兆以太网口、一个电源接口、两个 10G 速率的 USB-A 接口、两个 USB-A 2.0 接口、一个防盗锁孔、一个免工具侧盖下拉开孔、两个 40G 速率高速雷电 4 的 USB Type-C 接口、一个快捷闩锁、两个 Mini DP2.1 UHBR10 接口、两个 Flex IO 接口(带挡板),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配串口、额外 USB 接口或 2.5G 网口甚至 10G 万兆网口,接口类型非常全,便于用户进行外接拓展。
配件方面,惠普 Z2 Mini G1a 迷你 AI 工作站提供了一根三角插头电源线、一副有线键鼠套装以及一根 Mini DP to DP 口转接线。惠普 Z2 Mini G1a 迷你 AI 工作站的最大看点,自然是其搭载的 AMD“Strix Halo”系列旗舰芯片 —— 锐龙 AI Max+ PRO 395,它采用创新的 Zen 5 架构和领先的台积电 4nm FinFET 工艺打造,拥有 16 颗超大核 32 线程设计,基础频率 3.0GHz,最高加速频率 5.1GHz,配备 80MB 的(L2+L3)大缓存,默认 TDP 低至 55W,可配置热设计功耗 45-120W,兼顾性能和能耗方面的需求,非常适合小体积的台式工作站搭载,而且规格上已经是个人桌面级消费 PC 的最高级别。
与此同时,这颗 CPU 也集成了 RDNA 3.5 架构的 Radeon 8060S iGPU,搭载 40 组计算单元和 2900MHz 频率,理论性能接近 RTX 4070 移动端显卡,依托 AMD 独特的 UMA(统一内存架构)技术,可以从内存中最高调配 96GB 的专属显存和 16GB 共享显存,打破显存瓶颈,降低数据延迟,从而为大模型本地部署提供支持。它不仅能够流畅运行 1080P 分辨率下的主流游戏,在专业创意设计领域,如 3D 建模、动画制作、影视剪辑等方面,也能提供流畅出色的工作流效率表现。
而 AI 方面,其搭载了 XDNA 2 架构的 AMD 锐龙 AI NPU,AI 算力高达 50 TOPS。
除此之外,惠普 Z2 Mini G1a 迷你 AI 工作站还配备了 128GB 256bit 等效四通道 LPDDR5X,频率高达 8000MT/s,配合处理器内置的 32MB Infinity Cache GPU 专属高速缓存,可以在大型软件和多任务处理场景中,拥有超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有效避免因内存容量和带宽不足导致的程序卡顿和报错问题。硬盘方面,出厂标配一根 2TB SSD,内置双 M.2 插槽且支持容量定制服务,最高支持 8TB 容量的 RAID 阵列,能够很好满足数据存储和容量扩展等需求。
按照惯例,我们先通过烤机来看看惠普 Z2 Mini G1a 迷你 AI 工作站的功耗和散热表现如何。经过 15 分钟 AIDA64 的 FPU 单烤后:显然,在极限负载下惠普 Z2 Mini G1a 迷你 AI 工作站可以轻松跑满锐龙 AI Max+ PRO 395 处理器的最大 120W 功耗,虽然受制于小机箱的散热压力,CPU 平均温度达到了 97℃,但并没有出现过热降频的情况。
接下来就是理论跑分了,首先是 CineBench R23,锐龙 AI Max+ PRO 395 处理器获得了单核 1948 分,多核 36729 分的成绩。
在 CineBench 2024 中,锐龙 AI Max+ PRO 395 处理器的单核成绩为 110 分,多核成绩为 1844 分。
在 3D Mark CPU PROFILE 项目中,锐龙 AI Max+ PRO 395 处理器的单线程得分 1140 分,最大线程得分 9475 分。
CPU 方面,在 3D Mark Time Spy 项目中,显卡成绩达到了 11348 分,这个成绩已经超过了桌面端 RTX 4060 显卡的水平。
在 3D 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项目中,显卡成绩达到了 13891 分,相比桌面端 RTX 4060 显卡同样高出了几百分。
在 Port Royal 光追项目中,锐龙 AI Max+ PRO 395 处理器的综合分为 5831 分,相比 RTX 4060 显卡的 6136 多分略有差距。无论是 CPU 还是 GPU 的性能,锐龙 AI Max+ PRO 395 处理器都表现得足够亮眼,足以媲美主流甜品游戏本和台式 PC 了,但它却被安排在了一台体积只有 2.9L 左右的小机箱内,足以说明它拥有出色的能耗表现,而且对空间需求非常友好。
针对惠普 Z2 Mini G1a 迷你 AI 工作站的内存和硬盘表现,我们也做了简单测试。内存方面:自带内存在读写和拷贝速度上的表现无可挑剔,不过内存延迟上有些高。
硬盘方面,具体型号为三星 MZVL81T0HELB - 00BH1,经过 CDM 的测试其顺序读取速度在 5000MB/s 左右,顺序写入速度在 3600MB/s 左右,属于 PCIe4.0 硬盘里中规中矩的水平。前面我们说过,AMD 锐龙 AI Max+ PRO 395 处理器拥有媲美 RTX 4060 桌面端独显的图形性能,那么在生产力上它的内置显卡 Radeon 8060S 是否也能带给我们惊喜呢?
在 UL Procyon 的照片编辑基准测试中,AMD 锐龙 AI Max+ PRO 395 处理器取得了 8158 分的成绩。
而在 UL Procyon 视频编辑基准测试中,AMD 锐龙 AI Max+ PRO 395 处理器综合分数来到了 23057 分,非常强悍。
在 3D 渲染专业工具 V-Ray Benchmark 6 基准测试中,AMD 锐龙 AI Max+ PRO 395 处理器的 CPU 项目分数为 39589 分。
AI 方面,在 UL Procyon 的 AI 推理测试中,AMD Ryzen AI 项目上 AMD 锐龙 AI Max+ PRO 395 处理器的 NPU 性能分数为 1791 分。
而在本地大语言模型推理基准测试中,四个项目的测试结果如图所示:AMD 锐龙 AI Max+ PRO 395 处理器具备为大模型量身打造的超强算力,配合 128GB 的超大内存,能顺利运行高端独立显卡都不能部署和运行的本地 AI 大模型(例如文生文的 70B,32B 大模型,文生图的 flux 模型等),对 AI 办公需求和小型企业用户来说非常友好。接下来我们便通过一些常用的 AI 大模型,来考验一下惠普 Z2 Mini G1a 迷你 AI 工作站的 AI 性能如何。1、主流大语言模型本地部署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蓝鸢梦想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