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两会“她关注”

“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持续引发舆论关注,除了针对事件发声,我们还能通过哪些方式维护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2022两会“她关注”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召开,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代表及委员们纷纷就拐卖妇女儿童罪的量刑标准及如何打破利益链条,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安全及合法权益,献言献策。

#提高收买方的量刑标准#

2022两会“她关注”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在法律界人士看来,目前法律界比较赞同收买与拐卖同罚,对收买人提高刑期。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彭静建议,提高收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量刑标准。

彭静认为,收买助长了拐骗行为、给被拐家庭造成巨大伤害。建议提高收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量刑标准,使收买人面临更高的犯罪成本,打破收买被拐妇女儿童行为的利益链条。

#收买婚姻、收养关系无效#

2022两会“她关注”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建议,收买的妇女儿童产生的婚姻、收养关系无效。朱征夫认为,基于收买犯罪行为产生的婚姻和收养关系,因为违背法律规定,且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从一开始就应当视为无效,不产生任何与婚姻和收养相关的权利义务。

“收买拐卖妇女儿童本身就是犯罪,但是很多地方在处理的时候并没有当成是犯罪。”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表示,从法律的角度,应当抓住一个处理一个,把责任压实到基层,“我们要相信基层、依赖基层,新冠肺炎这么大的传染疾病都能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拐卖妇女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朱征夫委员建议,打击拐卖妇女儿童不仅仅是法律上的事,应该动员全社会的资源进行监督调查。应由各地政法委牵头,由司法部门、民政部门、妇联、共青团、律师协会以及相关公益组织共同派人组成调查组,深入到重点地区,尤其是有陈规陋习又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的村、组进行摸底调查。

#拐卖妇女儿童终身追责#

2022两会“她关注”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始人张宝艳表示,“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实际上是绑架行动,同时还有虐待、非法拘禁、强奸等多种犯罪行为伴生。”张宝艳认为,受害人被侵害长期发生在买主家,所以对买主量刑不应低于拐卖罪,甚至应该更重。张宝艳建议,对拐卖犯罪分子(包括买主)终身追责。她的理由是,拐卖犯罪的危害是长期存在的,这一犯罪行为给受害家庭和受害人造成的伤害往往伴随一生。

2022两会“她关注”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张宝艳建议,各地应对辖区内来历不明的妇女儿童进行彻底排查,特别是对私自收留的精神疾病患者及聋哑女性,排查后将信息公开,帮助她们寻找亲人。“要进行全国性的摸排,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张宝艳补充说,近些年浮出水面的拐卖案,往往涉及跨省犯罪,统一行动会促进信息共享和各地协调工作。张宝艳表示,自己的愿望就是实现“天下无拐”。

#“买”和“卖”同罪同罚#

2022两会“她关注”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上海市妇联兼职副主席黄绮希望修订有关打击拐卖人口犯罪的法律法条,对拐卖人口的犯罪分子提高刑期,将“买”和“卖”同罪同罚。黄琦认为,收买和拐卖是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的对向罪,是共同犯罪。

#严格户籍管理,不予落户#

2022两会“她关注”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全国人大代表陈玮表示,社会公众对于对收买方加大处罚力度的呼声不断,她建议要落实被拐卖妇女儿童落脚地乡镇、县(市、区)一把手的法律责任,严格当地公安户籍管理法律责任,使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无法在当地落脚,无法办理户口。

#纳入地方政府考核范畴#

2022两会“她关注”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大学研究员蒋胜男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将提交《关于推进全国多部门联合打拐行动及后续救助系列工程的建议》。其中,她建议,将打拐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平安建设的考核范畴,每年的考核结果将作为对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网友热议

代表和委员们积极献言献策,网友们对提高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刑责,“买卖同罪”的支持声也一浪高过一浪。

@游大懒人:支持。拐卖妇女儿童,自古便是重罪。人类发展到21世纪,文明再上新台阶,对贩卖拐卖人口这种对当事人及当事人家属身心和精神多重伤害的罪行,必须严惩。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们的悲剧需要法律的严惩来以安慰。

@水一个墨:支持!最可恨的就是买了儿童的买方还卖惨!(表示自己)怎么怎么爱孩子了,你给人家亲生父母爱孩子的机会了吗?!

@何不可V:应该是取消这个把人当商品的罪名,以强奸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等处置。

女报观点

2021年4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21—2030年)的通知》中就曾系统、全面地发布过打拐的行动计划,其中明确写到要政府牵头负责、如何进行部门联动、如何利用大数据、如何防止网络拐卖和国际人口拐卖。

我们希望,刑法只是最后的手段和最后的威慑。随着公安、村委会、妇联,每个部门、每个环节共同作出推动进步的努力,“天下无拐”的那一天,会如期而至。

编辑:李鳗亿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